高烧蜡炬吐青烟,妃子宫中夜宴阑。
并坐圣容欢不足,罗衣却恐怯春寒。
高烧蜡炬吐青烟,妃子宫中夜宴阑。
并坐圣容欢不足,罗衣却恐怯春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夜宴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氛围。通过“高烧蜡炬吐青烟”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蜡烛的燃烧不仅照亮了宫殿,也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妃子宫中夜宴阑”点明了地点和时间,暗示宴会即将结束,但并未直接描绘宴会的热闹场面,而是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并坐圣容欢不足”一句,将焦点转向了皇帝与妃子之间的互动,通过“欢不足”三字,生动地展现了他们之间情感的深厚与满足,同时也暗示了权力与爱情交织的复杂关系。最后,“罗衣却恐怯春寒”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妃子对皇帝的体贴与关心,她担心在春寒料峭之时,皇帝可能会感到寒冷,体现了宫廷生活中的温情与细腻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宫廷夜宴的特定时刻,以及其中人物微妙的情感变化,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独特风貌,同时也蕴含了深沉的人性洞察。
千树玲珑罩,正蒲风微过,梅雨新霁。
客里幽窗,算无春可到,和愁都闭。万种人生计。
应不似、午天闲睡。起来踏碎松阴,萧萧欲动疑水。
借问归舟归未。望柳色烟光,何处明媚。
抖擞人间,除离情别恨,乾坤馀几。一笑晴凫起。
酒醒后、阑干独倚。时见双燕飞来,斜阳满地。
长忆当初,是他见我心先有。
一钩才下,便引得鱼儿开口。
好是重门深院,寂寞黄昏后。厮觑著、一面儿酒。
试撋就。便把我、得人意处,闵子里、施纤手。
云情雨意,似十二巫山旧。
更向枕前言约,许我长相守。忺人也,犹自眉头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