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周泰浪迹图十二章·其二青溪棹月》
《题周泰浪迹图十二章·其二青溪棹月》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掩篷月在水,开篷月在船。

人影在明漪,月影相回旋。

上溪杨柳青,下溪荻芦翠。

云扫天河晶,风筛露叶碎。

款款木兰桡,摇摇随凫鸥。

长空藩孤篴,隐隐城上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行舟于溪流之上的美好情景。

首句“掩篷月在水”,描绘了船夫在月光下轻轻放下船篷的情景,月光倒映在水中,与水面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接着,“开篷月在船”则展示了月光随着船篷的开启,直接照进船内的景象,仿佛月光也成了船的一部分,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人影在明漪,月影相回旋”两句,通过对比人影和月影在水中的动态,展现了月夜水面上的光影交错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流转。

“上溪杨柳青,下溪荻芦翠”描绘了两岸的景色,杨柳的青绿与荻芦的翠色相互映衬,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云扫天河晶,风筛露叶碎”则将视线转向天空,云朵轻扫过银河,银河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微风吹过,露珠在树叶上破碎,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美。

“款款木兰桡,摇摇随凫鸥”描述了划船的动作和船随波浪轻轻摇摆的情景,木兰桡(木兰制成的桨)缓缓划动,与水面上的鸭子和海鸥的悠闲姿态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长空藩孤篴,隐隐城上楼”最后两句将视角拉高,描绘了广阔的天空中孤独的笛声和远处隐约可见的城市高楼,既体现了自然的辽阔,又蕴含了一丝淡淡的忧郁和对远方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月夜行舟的独特韵味,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望家山感怀

望望家山近故丘,西风疋马怅高秋。

旧游历历人如梦,昨日少年今白头。

(0)

同孙脩撰曰恭赋诗留石源黄宅

野径联镳日,山楼对榻时。

素心同似水,清兴各留诗。

(0)

冬夜怀古·其二

孔孟孳孳论要道,颜曾公万实同心。

满门师友更酬酢,此乐当时知几深。

(0)

感怀

静把平生一细思,可堪桃李不胜吹。

何能挽得千溪水,净洗灵台一片私。

(0)

偶书

倦出寻常止茅屋,妄想潜消思寡欲。

但恨青山云未深,更欲移居问穷谷。

(0)

变化气质消磨习俗

由来气质已偏枯,俗染弥深愈失初。

于此不加鏖战勇,却从何处着工夫。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