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其二》
《清平乐·其二》全文
宋 / 李好古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瓜州渡口。恰恰城如斗。乱絮飞钱迎马首。也学玉关榆柳。

面前直控金山。极知形胜东南。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0)
注释
瓜洲:在今江苏邗江县南。
城如斗:指城形如北斗。
玉关:泛指边塞。
直控金山:是说瓜洲直接控制镇江金山,是东南的要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塞风光图。开篇“瓜州渡口”即将读者带到了边疆的一个重要渡口,设定了整个画面的背景。“恰恰城如斗”则用鲜明的比喻展示了城堡的坚固与独特的轮廓。在“乱絮飞钱迎马首”一句中,“乱絮”形象地表达了草原上羊群的壮观,而“飞钱”则是对军队调动时军旗在风中飘扬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种边塞的繁忙与紧张。

接下来的“也学玉关榆柳”可能是在借古人之口,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或是对某种境界的追求。“面前直控金山”则描绘了诗人面对雄伟的自然景观时的心态与情感,显示了一种控制与主宰的情怀。“极知形胜东南”一句中,“形胜”指的是地理位置上的有利条件,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当前所处战略要地的深刻认识。

最后两句“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同僚或朋友的一种期望和提醒。在这里,“著意”意味着要有所准备和警觉,而“休教忘了中原”则是在强调不要忘记中原的重要性,这里的“中原”不仅指的是地理上的位置,也可能隐喻着文化、精神或者是民族认同的中心。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于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种对英雄事迹的怀念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好古

李好古
朝代:宋

李好古,南宋词人。生平不详。自署乡贡免解进士。清吟阁本《阳春白雪》载:“好古字仲敏,原籍下郢(今陕西渭南县东北),可备一说。”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八声甘州》、两首《江城子》里的自述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少年有大志,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大约30岁时尚未求到功名,于是乘船千里,到扬州一带游览。又据其《酹江月》:“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到处流浪。 
猜你喜欢

题陶谷邮亭图

雪水烹茶诧党姬,玉堂明日有人知。

如何千里江南使,又向邮亭制小词。

(0)

游崆峒山·其五

好山多在乱山丛,紫翠葱茏出半空。

但觉鸟飞青嶂外,不知身在画图中。

人间车马尘难到,海上蓬莱路或通。

最喜多情双皂鹤,飞来飞去广寒宫。

(0)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其十八送神

膏凤辇兮秣龙马,霓旌羽盖纷布野。

赭鞭鞭山山为赭,金戈指天天亦扯。

九垓八埏恣上下,云飞飞兮神去也。

(0)

清平乐.题姚梅伯梅花任渭长美人合作

月高烟冻。乍醒罗浮梦。纸帐空明尘不动。

留得被池香重。隔墙疏影横斜。淡妆合伴梅花。

欲识飞琼姓氏,还寻种玉人家。

(0)

烛影摇红.南昌元夕

灯火江城,翠屏红照鱼龙舞。

麝薰低袅绣轮风,粉市香成雾。草草莺啼燕语。

散珠尘、几声漏鼓。画龙残烛,送了黄昏,只应归去。

钿阁钗帘,故人明镜伤幽素。

玉梅花是去年栽,开到相思处。闲把栏干细数。

一根根、无聊意绪。夜寒停梦,月静重门,星繁高树。

(0)

浣溪沙.赠素秋。八阕·其四

潇洒丰姿瘦欲仙。云鬟宜整亦宜偏。

便慵装束自天然。

才得闻名先著意,未曾相见已生怜。

见时难道不缠绵。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