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饭牛犊,落花春水浑。
雨中青箬笠,溪上白云村。
食力古莘野,全生今鹿门。
不知城府外,何处有桃源。
早起饭牛犊,落花春水浑。
雨中青箬笠,溪上白云村。
食力古莘野,全生今鹿门。
不知城府外,何处有桃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农在春日清晨劳作的场景,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和谐。首句“早起饭牛犊”直接点明了农夫的生活状态,他于清晨起床,准备喂养幼小的牛犊,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辛劳与日常。接着,“落花春水浑”一句,通过落花与春水的融合,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也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雨中青箬笠,溪上白云村”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田园风光的静谧与纯净。雨中的农夫头戴青色的箬笠,行走在溪边的白云村中,这一画面既体现了农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淡泊。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巧妙地将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后两句“食力古莘野,全生今鹿门”则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古莘野”和“今鹿门”分别指代古代的贤士隐居之地,以及诗人所向往的理想生活境地。这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智慧与道德的尊重,也寄托了其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
最后一句“不知城府外,何处有桃源”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桃花源象征着一个远离纷扰、充满和谐与美好的乌托邦,诗人似乎在问自己,这样的理想之地是否真的存在,还是仅仅存在于心灵深处的渴望之中。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农夫平凡而充实的生活,以及诗人对于自然、传统与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向往。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更蕴含了对人与自然、过去与未来的深邃哲思。
缅怀春之暮,彼苍有旱意。
忧心惄如焚,中夜望天赐。赈恤发太仓,绸缪无不■。
赋彼云汉诗,展转讵能寐。
好生天之心,一雨苏万类。
苗者日以秀,秀者日以穗。
时巡届初冬,夙驾催六辔。
盼兹场圃间,颇觉仓箱积。
千亩幸有获,二釜犹未遂。
稍足慰吾心,尚未惬吾志。
吾志伊如何,教养非二事。
即今比户间,岂尽知孝义。
披褐者农子,前驱莫诃避。
疾苦当咨询,痌瘝予增愧。
汝饥谁之由,汝寒谁所致。
赒赐出泉府,旬宣属官吏。
犹恐亿兆民,未尽沾实惠。
际此薄有收,聊可酬望岁。
寄语为政者,丰年实为瑞。
虽是元宫未闭时,可堪无处睹床帷。
郁葱峦岫千灵护,飒沓松楸万籁吹。
仙驭渐离心未远,归鞍将去意多迟。
言旋正值称觞日,空向慈容献寿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