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遍兴亡一布袍,早传名字到蓬蒿。
心同野鹤青冥近,身傍云庵白社劳。
卖药韩康疑市隐,栽松道者爱年高。
投閒岂为田园乐,止酒寻僧不姓陶。
阅遍兴亡一布袍,早传名字到蓬蒿。
心同野鹤青冥近,身傍云庵白社劳。
卖药韩康疑市隐,栽松道者爱年高。
投閒岂为田园乐,止酒寻僧不姓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身着布袍,历经世事兴衰,名声却早已传至幽远之地。其心灵如同飞越天际的野鹤,自由自在,远离尘嚣;身体则与云庵相伴,辛勤栽种松树,喜爱岁月的悠长。他仿佛是古代的药王韩康,隐居于市井之中,又像是年岁已高的道者,热爱自然与岁月。诗人并非为了田园之乐而投闲,而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僧侣共修,不再以陶潜自喻。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这位隐士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老街有五老,总角共交游。
动别经多载,相看尽白头。
喜吾归楚国,携酒过南楼。
犹作少年乐,宁教老便休。
高歌杨柳舞,酣饮菊花秋。
豪气乾坤塞,烟花眼界收。
脚跟随去住,山水任遨游。
对舞庭前鹤,忘机海上鸥。
一天垂巨幕,满眼放虚舟。
快乐符三岛,风流蔑五侯。
庐仙誇旧迹,洛社拟前脩。
桑落山中熟,还期再唱酬。
相业仰堂堂,开花出短墙。
两肩皆我担,双眼是谁乡。
月照朱明国,雷同万古荒。
壤分虽有限,风动迥无疆。
天假南陬福,星辉百里郎。
六龙云作驾,五马锦成行。
日暖江山丽,春融花草香。
剑光惊恶鳄,波静印穹苍。
荔火烧林爇,梧风落井凉。
他年在司牧,学种召公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