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爱千章,靡益于世道。
是则徒尔为,虽多胡足宝。
譬入东风林,炫目多花草。
容媚可人怡,饥至莫余饱。
曷若事西畴,省彼粱与稻。
实为卒岁凭,永焉天命保。
吟诗爱千章,靡益于世道。
是则徒尔为,虽多胡足宝。
譬入东风林,炫目多花草。
容媚可人怡,饥至莫余饱。
曷若事西畴,省彼粱与稻。
实为卒岁凭,永焉天命保。
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感遇三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对于吟咏诗歌的反思。他认为尽管诗歌千篇,如果不能对社会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助益,那么这些华丽的文字就如同春风中的繁花,虽然美丽悦目,但在饥饿时刻却无法填饱人的肚子。诗人提倡关注实际的农事,耕耘田地,收获粮食,这才是长久的生活保障,符合天命之道。整首诗寓言深刻,强调了诗歌创作应以有益于世人为目的,而非空洞无物的自我欣赏。
衡门逼幽蹊,曲巷通极浦。
十家两三姓,世世相托处。
举目皆累姻,出入无龃龉。
男为东舍郎,女作西邻妇。
寒风及秋社,豚酒酬田祖。
老巫烧纸钱,稚子喧铜鼓。
漠漠柘园烟,纷纷芋田雨。
归来肆筵席,半醉相尔汝。
王租既蠲免,官事亦有数。
且愿日升平,皞皞如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