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垣有古人,磔磔气貌古。
落笔成文章,无可加损处。
策蹇得过门,殷勤相劳苦。
湛然神观全,秀粹充眉宇。
语我春已阑,斯民望时雨。
宿麦正满野,骄旸恶如虎。
云师未洒泽,赤子将谁乳。
侍臣当忧国,密计应禆补。
又云好著书,安得一州去。
知公趣操异,不为夸腰组。
衣锦若还乡,亦当从幕府。
西垣有古人,磔磔气貌古。
落笔成文章,无可加损处。
策蹇得过门,殷勤相劳苦。
湛然神观全,秀粹充眉宇。
语我春已阑,斯民望时雨。
宿麦正满野,骄旸恶如虎。
云师未洒泽,赤子将谁乳。
侍臣当忧国,密计应禆补。
又云好著书,安得一州去。
知公趣操异,不为夸腰组。
衣锦若还乡,亦当从幕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人在西边山脉中,气质古朴,其书写如同行云流水,一挥而就,无需增减。诗中的“策蹇得过门”、“殷勤相劳苦”表达了对这位古人的敬仰之情。接着,“湛然神观全,秀粹充眉宇”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高洁气质。
诗人随后转向现实,春天已经来临,百姓期待及时的雨水。而“宿麦正满野,骄旸恶如虎”却显示了农事的繁忙和困难,以及对丰收的渴望。然而,“云师未洒泽,赤子将谁乳”表达了对于天气不济,雨水不到而带来的忧虑。
诗人接着转向国家大事,提醒侍臣应当担忧国事,密谋补救。而“又云好著书,安得一州去”则是对逃避现实的生活方式的批评。最后,“知公趣操异,不为夸腰组”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寻常、不做无谓装饰的态度的认同。
全诗通过对古人的赞美和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而又关注时事的复杂情感。
数声玉笛。唤懒云暗堕,愁春无力。
乍引绿幡,一枕寒香杳难觅。
环佩归来夜悄,空望极、关山行客。
任化作、蝶梦悠扬。和影宿烟驿。消息,更阒寂。
况戍馆闭门,暮角凄恻。
故园谩忆,残月清尊是何夕。
寻向朦胧纸帐,浑怨却、霜天明白。
怕渐渐、飘散了,古菭瘗碧。
穷是诗人例。笑生平、拈花俪草,不过游戏。
造化安排真颠倒,误以才情相忌。
三十载、一寒如此。
乌鹊梁虚鹏路断,剩榴裙血与青衫泪。
啼蜀魄,呼湘鬼。小词近爱温韦体。
把香奁、红情绿意,逐番摹拟。
满幅钗声和玉色,触手粉柔脂腻。
也算住、绮罗香里。
绣榻珠房随意设,看天公、何法将侬制。
填一阕,浩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