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厌富贵,常苦勋业寻。
相期赤松子,永望白云岑。
清风出谈笑,万窍为号吟。
吟成超然诗,洗我蓬之心。
嗟我本何人,麋鹿强冠襟。
身微空志大,交浅屡言深。
嘱公如得谢,呼我幸寄音。
但恐酒钱尽,烦公挥橐金。
我公厌富贵,常苦勋业寻。
相期赤松子,永望白云岑。
清风出谈笑,万窍为号吟。
吟成超然诗,洗我蓬之心。
嗟我本何人,麋鹿强冠襟。
身微空志大,交浅屡言深。
嘱公如得谢,呼我幸寄音。
但恐酒钱尽,烦公挥橐金。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的作品。诗中流露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我公厌富贵,常苦勋业寻。”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与官场功名的厌倦,并透露了一种求索超脱之境界的心情。
“相期赤松子,永望白云岑。”这里借用了道教中的仙境来比喻自己追求那种高洁独立的人生理想。赤松子是传说中得道的仙人,白云岑则象征着远离尘世的清净之地。
“清风出谈笑,万窍为号吟。”诗人在这样的境界中享受着自然赋予的清风,与朋友间的欢笑和交流如同天籁般美妙。
“吟成超然诗,洗我蓬之心。”通过吟咏诗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达到一种超脱世俗、达观的精神状态。
“嗟我本何人,麋鹿强冠襟。”这是对自己身份和处境的一种自嘲。麋鹿是一种野兽,被用来比喻诗人的身分微贱而不得志。
“身微空志大,交浅屡言深。”虽然个人力量微小,但心怀壮志;虽与他人相识不久,但交流之中却常有深刻的见解和共鸣。
“嘱公如得谢,呼我幸寄音。”诗人希望朋友能够理解自己的谢世离尘之愿,并在友情的交流中找到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但恐酒钱尽,烦公挥橐金。”末尾则是一种生活上的担忧和对朋友的一种委婉请求。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对朋友表示了希望得到援助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不愿过分依赖他人的心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高洁人生理想的思想情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物质生活上的困顿与对友谊深厚情感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