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继祖风流,其如鬓未秋。
石渠陈表让,山郡折资求。
舜禹城分界,神仙岳映楼。
淫祠随处毁,学校逐乡修。
密疏多亲写,狂诗少自收。
通宵营有乐,度岁狱无囚。
酒席围红粉,盐池照碧油。
药同方士炼,壶共野僧投。
瓦砾今徒献,琼瑶旧未酬。
几多怀抱事,欲去复迟留。
尽继祖风流,其如鬓未秋。
石渠陈表让,山郡折资求。
舜禹城分界,神仙岳映楼。
淫祠随处毁,学校逐乡修。
密疏多亲写,狂诗少自收。
通宵营有乐,度岁狱无囚。
酒席围红粉,盐池照碧油。
药同方士炼,壶共野僧投。
瓦砾今徒献,琼瑶旧未酬。
几多怀抱事,欲去复迟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对解梁潘学士的赞扬和颂扬之作。首联“尽继祖风流,其如鬓未秋”表达了对潘学士继承家族优良传统的赞美,同时暗示他年华虽逝但才情犹在。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潘学士在学术、行政方面的贡献,如石渠陈表的谦让和地方教育的振兴,展现了其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能力。
诗中提到的“舜禹城分界,神仙岳映楼”,以神话传说中的舜禹和神仙来比喻潘学士的崇高地位,以及他在地方治理中的影响力。诗人倡导破除迷信,推崇教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思想。
“密疏多亲写,狂诗少自收”一句,既赞扬了潘学士的勤奋与才华,又暗示他的谦逊和自我约束。随后的诗句描述了潘学士治理下社会安宁,监狱空虚,人们生活富足的景象。
“药同方士炼,壶共野僧投”则描绘了潘学士对医药和修行的兴趣,体现了他的博学多识。然而,诗人也感慨“瓦砾今徒献,琼瑶旧未酬”,暗示潘学士的贡献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
最后,诗人以“几多怀抱事,欲去复迟留”表达对潘学士去留不定的关切,以及对他深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的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对潘学士的深情赞美和敬佩。
忆当年,灯灿烂,影交加。走御街、宝骑轻车。
风光一样,帝城妆点恁繁华。
玄都观里,浑如梦、重开桃花。
袅珠鞭,衣马客,新意气,竞相夸。笑挥金、尽把春赊。
无边烟月,都归貂锦五侯家。
小窗谁识,真消息、梅影横斜。
看门前宝马,柳外红亭,匆匆心事难说。
袖染馀香,巾藏暗泪,愁听一声离别。
万里羊城,五湖鲸浪,梦魂飞越。
忆昨宵、絮语丁宁,曾约归期春月。惆怅山长水叠。
捧鸾书一纸,早辞双阙。
正露冷蒹葭,依旧河流凄咽。孤影里,对驿灯明灭。
夜角丽谯吹彻。一般样、绿醑黄花,辜负重阳时节。
长堤柳影,绿满东郊,十里芳湖如镜。
举网烹鲜,行厨载酒,重续当年佳兴。风月谁偏领。
况主人情重,肯虚妍景。
早寻取、青鞋布袜,正是姚黄、魏紫相映。
无奈遇知心,娇小情痴,勾人酩酊。
凭杖兰桡画桨,箫鼓中流,潋滟素波千顷。
韦曲胜游,旗亭嘉会,今古风流堪并。城角楼烟暝。
怎消得、杜牧疏狂心性。
趁落日、仙舟容与,佳人拾翠,春将去也君须省。
好留待夜珠光迸。
古道斜曛。野水孤村。暂停骖、频叩柴门。
故人向劳,握手开樽。看三眠柳,千亩稻,一川云。
抵掌高论,酒罢灯昏。问乾坤、得失谁分。
尘缨堪濯,三径犹存。是柴桑里,隆中宅,武陵津。
水花亭馆初凉,月痕照在葡桃架。
星期此夕,针奁未启,蛛丝先挂。
虹断东楼,雨收北渚,露盘清泻。
望湘帘起处,果筵初设,儿女辈、花相亚。
缥缈行云低度,耿河津、仙軿飞驾。
鹊才传喜,虫还催织,欲留无暇。
又是匆匆,离肠中断,幽欢空罢。
叹天长地久,迢迢一水,两情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