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露当凉夜,吟风向晚晴。
乍移深树影,又听别枝声。
与物心无竞,离尘翼最轻。
秋怀聊寄咏,爱尔独能清。
饮露当凉夜,吟风向晚晴。
乍移深树影,又听别枝声。
与物心无竞,离尘翼最轻。
秋怀聊寄咏,爱尔独能清。
此诗描绘了蝉在凉夜饮露、吟风的形象,展现了其生活的宁静与高洁。首句“饮露当凉夜”,以“饮露”表现蝉的生活习性,同时“凉夜”二字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暗示蝉在夜晚的自由与自在。次句“吟风向晚晴”,通过“吟风”展现蝉的歌唱,而“向晚晴”则描绘了夕阳西下、天色渐明的景象,暗示蝉在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接着,“乍移深树影,又听别枝声”,这两句通过蝉的动态变化,进一步刻画其生活状态。蝉从一棵树移动到另一棵树,其身影在树间跳跃,发出的声音在树枝间回响,生动地展现了蝉的活动轨迹和声音特点。这样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蝉的灵动,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后两句“与物心无竞,离尘翼最轻”,表达了蝉与世无争、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蝉的心灵纯净无染,仿佛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其翅膀也因此显得最为轻盈。这种对超然物外、心灵纯净的追求,是古代文人向往的理想人格。
最后,“秋怀聊寄咏,爱尔独能清”,诗人借咏蝉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蝉独特清雅之美的欣赏。在秋天这个季节,蝉的歌声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对象,体现了诗人对蝉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蝉的生活习性和精神境界的描绘,展现了蝉的高洁与超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病起重阳过,东篱菊尚黄。
慇勤撷寒蕊,子细嗅清香。
老梗防闲蝶,清油护晓霜。
丛边强一酌,聊不负秋光。
李生长七尺,栖栖长自吊。
一饮酒一石,常怀酒瓮小。
一食牛一腔,平生未曾饱。
负剑出门去,满眼荒榛道。
行行何所适,泪下沾襟袍。
李生且收涕,不足苦悲悼。
非无咸池音,夔旷世所少。
不识伯乐氏,飞黄遍牛皂。
我闻张侯者,其人非草草。
六经探精微,九流得指要。
荀况或言兵,杜牧曾深考。
纵横文武术,难以寻常较。
磊磊公侯器,可以镇浮躁。
子将丈二矛,试向伊前掉。
见子伊心喜,扶子出泥淖。
王济牛心炙,李生应得咬。
江干蹭蹬,镇寻常、怀想京城春色。
静倚山亭凝望处,惟见鸟飞云幂。
拂面埃尘,跳□□□,老却风流格。
年来却有,短蓑轻棹胸臆。
闻与俊逸嬉游,笙歌丛里,眷恋中华国。
况是韶阳将近也,应办青骢金勒。
丰乐阑干,西湖烟水,遍赏苏堤侧。
举觞须酹,天隅犀渚孤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