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无端久废诗,愁心终日乱如丝。
才疏颇觉非同调,韵险频劳为拾遗。
时语未工犹好古,官逋多负敢论私。
疏毫短札匆匆甚,又是西垣上马时。
春兴无端久废诗,愁心终日乱如丝。
才疏颇觉非同调,韵险频劳为拾遗。
时语未工犹好古,官逋多负敢论私。
疏毫短札匆匆甚,又是西垣上马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次韵答邵户部文敬前后得七首》中的第六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官场生活中的无奈与矛盾。
首句“春兴无端久废诗”,点明了诗人因某种原因长时间搁置了诗歌创作,春天的美景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却未能付诸笔端。接着,“愁心终日乱如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愁绪,如同乱麻一般难以理清。
“才疏颇觉非同调”表明诗人自知才华有限,难以与志趣相投的人共鸣。“韵险频劳为拾遗”则说明他在诗歌创作中力求创新,即使面临困难也不放弃,努力寻找灵感与表达方式。
“时语未工犹好古”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学的热爱与尊重,即便当时的语言不够成熟,他仍然坚持学习和传承古代文学的精髓。“官逋多负敢论私”反映了诗人面对官场压力与责任时的矛盾心情,虽然有许多欠款未还,但他不敢将私人问题放在首位。
最后,“疏毫短札匆匆甚,又是西垣上马时”表达了诗人忙碌的生活状态,仿佛时间总是匆匆流逝,转眼间又要回到繁忙的官场生活中去。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