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远景中,雨色缘山有。
云送满洞庭,风吹绕杨柳。
萧萧解轻袂,尽日随林叟。
苍凉远景中,雨色缘山有。
云送满洞庭,风吹绕杨柳。
萧萧解轻袂,尽日随林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观山川在细雨中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寄托。开篇“苍凉远景中,雨色缘山有”两句,勾勒出一片苍茫与淡雅相融的山色和雨意,给人以境界开阔、情思悠长之感。
接着,“云送满洞庭,风吹绕杨柳”两句,以动态的语言描写了云雾缭绕于洞庭湖畔,微风轻拂过杨柳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柔和而生动的意境。这里的“洞庭”可能是指洞庭湖或其周边山水,而非具体指代某一地点,但都传达了一种广阔与深远。
最后,“萧萧解轻袂,尽日随林叟”两句,则是诗人亲身体验其中意境的写照。“萧萧”形容风声或雨声轻柔而又清晰;“解轻袂”则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衣袂飘逸,心境也同样超然脱俗。“尽日随林叟”,意味着诗人愿意沉浸于这片林间,与自然共度时光,无拘无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风格。
平湖阁上,正残虹挂雨,微云擎月。
万顷琉璃秋向冷,忍便翠销红歇。
北海樽罍,西园游宴,兴逸湖山发。
飞尘不到,坐移蓬岛珠阙。
莫厌笑口频开,少年行乐事,转头胡越。
公子多情真爱客,敢惮深杯百罚。
太一舟轻,芙蓉城锁,醉指神仙窟。
乘风归去,尽教吹乱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