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兵北伐时,饮马长城窟。
此城何以高,中填战夫骨。
此池何以深,战血化为洫。
秋风吹水腥,马闻亦辟易。
马渴可柰何,要马载金戈。
长安有游冶,走马燕支坡。
汉兵北伐时,饮马长城窟。
此城何以高,中填战夫骨。
此池何以深,战血化为洫。
秋风吹水腥,马闻亦辟易。
马渴可柰何,要马载金戈。
长安有游冶,走马燕支坡。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残酷景象,通过对比和反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造成的人命损失和自然环境破坏的深刻哀伤。"汉兵北伐时,饮马长城窟"一句直接点明了历史背景和战争场景。接下来的两句"此城何以高,中填战夫骨。 此池何以深,战血化为洫"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牺牲,以及这些牺牲如何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秋风吹水腥,马闻亦辟易"一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秋风中带着血腥味,连马匹都能感受到战争的恐怖。紧接着的两句"马渴可柰何,要马载金戈"表明了战争对于士兵和战马的残酷剥夺,即使是动物也无法逃脱战争带来的痛苦。
最后,诗人转向描写远方的长安,"长安有游冶,走马燕支坡"这两句似乎在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战场与和平生活的强烈反差。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情感丰富而又不失沉痛,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争悲剧的深切体验和历史感悟。
登山不望海,譬如登培塿。
望海不登山,譬如望涯涘。
东南佳气森郁盘,五山屹峙何巑岏。
大海到此乃一束,屈曲盘旋回紫澜。
冯夷鼓浪涌不去,六鳌戴之安于磐。
波涛极目渺无际,奔雷激电鸣江干。
万窍怒号木尽亚,天风琅琅催心肝。
须臾落日晶光寒,眼前忽掷双金丸。
痴龙昨夜睡初觉,疑是明珠势欲抟。
匹练横飞数千丈,雪花捲入浮云端。
管窥指测岂足念,登山望海斯大观。
迂儒愁苦不得意,出门那识天地宽。
未知当著几雨屐,山头且取杯中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