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饮马长城窟》
《饮马长城窟》全文
宋 / 吴龙翰   形式: 古风

汉兵北伐时,饮马长城窟。

此城何以高,中填战夫骨。

此池何以深,战血化为洫。

秋风吹水腥,马闻亦辟易。

马渴可柰何,要马载金戈。

长安有游冶,走马燕支坡。

(0)
注释
长城窟:长城下的洞窟。
何以:为何。
填:填充。
战夫骨:战士的尸骨。
战血:战死者的血。
洫:沟渠。
腥:血腥味。
辟易:惊恐避开。
载:牵着。
金戈:沉重的武器。
游冶:游手好闲的人。
燕支坡:地名,可能指战场或游乐场所。
翻译
当汉军北伐征战时,马匹在长城下的洞窟饮水。
这座城墙为何如此高大?因为它的基石是战士的尸骨。
这个池塘为何如此深邃?因为战死者的鲜血汇成了沟渠。
秋风拂过水面,带着血腥味,连马儿都为之惊恐避开。
马儿口渴了怎么办?只能牵着它,带着沉重的武器。
长安城里有游手好闲的人,他们策马驰骋在燕支坡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残酷景象,通过对比和反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造成的人命损失和自然环境破坏的深刻哀伤。"汉兵北伐时,饮马长城窟"一句直接点明了历史背景和战争场景。接下来的两句"此城何以高,中填战夫骨。 此池何以深,战血化为洫"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牺牲,以及这些牺牲如何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秋风吹水腥,马闻亦辟易"一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秋风中带着血腥味,连马匹都能感受到战争的恐怖。紧接着的两句"马渴可柰何,要马载金戈"表明了战争对于士兵和战马的残酷剥夺,即使是动物也无法逃脱战争带来的痛苦。

最后,诗人转向描写远方的长安,"长安有游冶,走马燕支坡"这两句似乎在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战场与和平生活的强烈反差。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刻,情感丰富而又不失沉痛,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争悲剧的深切体验和历史感悟。

作者介绍

吴龙翰
朝代:宋   号:古梅   籍贯:歙县   生辰:1229—?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岁暮琴川返棹,折得红绿梅。是日已立春矣,舟发赋此·其一

久客俄惊换岁华,归时赢得睹梅花。

风轻日暖清芬逗,我与春光共到家。

(0)

狼山望海

登山不望海,譬如登培塿。

望海不登山,譬如望涯涘。

东南佳气森郁盘,五山屹峙何巑岏。

大海到此乃一束,屈曲盘旋回紫澜。

冯夷鼓浪涌不去,六鳌戴之安于磐。

波涛极目渺无际,奔雷激电鸣江干。

万窍怒号木尽亚,天风琅琅催心肝。

须臾落日晶光寒,眼前忽掷双金丸。

痴龙昨夜睡初觉,疑是明珠势欲抟。

匹练横飞数千丈,雪花捲入浮云端。

管窥指测岂足念,登山望海斯大观。

迂儒愁苦不得意,出门那识天地宽。

未知当著几雨屐,山头且取杯中乾。

(0)

生辰游破山寺

生辰成雅集,践约乍晴时。

古寺无尘事,秋花引寿卮。

松风救虎阁,苔雨白莲池。

兹地徘徊久,延年术未知。

(0)

对雨忆破龙涧呈王西涧同年

绝涧宝泓峥,剩境亦幽异。

松风桥上下,客梦时一至。

将老子已营,暂往我未遂。

最忆石上苔,晶莹点寒翠。

(0)

过常熟县

望齐门北水潆洄,信宿扁舟荡桨来。

乌目山高临雉堞,桃源涧仄逼城隈。

多情幽鸟迎人语,无数闲花傍路开。

好景赏心难自遣,不妨携杖更登台。

(0)

题山城图

虞山宛转带层城,正抱幽人旧草亭。

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桧影落疏棂。

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

长日振衣穷眼望,杖头云气接沧溟。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