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得铜香炉》
《题得铜香炉》全文
唐 / 钱元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莫记年华隐水中,忽于此日睹灵踪。

三天瑞气标金相,五色龙光俨圣容。

节届初秋兴典教,时当千载庆遭逢。

仙冠羽服声清曲,共引金台入九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庄重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铜香炉的神圣与历史的厚重感。钱元瓘以“莫记年华隐水中”开篇,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水的静默相对比,暗示了铜香炉所承载的历史深意。接着,“忽于此日睹灵踪”,诗人仿佛在某个偶然的时刻,发现了铜香炉中蕴含的灵性与神韵,这种发现充满了惊喜与敬畏。

“三天瑞气标金相,五色龙光俨圣容”,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铜香炉的非凡气质。金相与龙光,不仅象征着尊贵与威严,也暗含着吉祥与祥瑞之意。钱元瓘通过“三天瑞气”和“五色龙光”的描绘,赋予了铜香炉一种超凡脱俗的神圣感。

“节届初秋兴典教,时当千载庆遭逢”,这两句将时间的节点与铜香炉的出现联系起来,强调了这一时刻的重要性。初秋时节,是进行典礼教育的好时机;而千载难逢的机遇,更是凸显了铜香炉出现的非凡意义。钱元瓘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季节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最后,“仙冠羽服声清曲,共引金台入九重”,这两句描绘了围绕铜香炉的一系列仪式活动。仙冠羽服代表了高洁与神圣,清曲之声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金台的引入,既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寓意着通往更高境界的道路。整首诗通过这些细节,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而又庄严肃穆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神圣的仪式之中,感受到了铜香炉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价值。

作者介绍

钱元瓘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次韵陈介然幽兰翠柏之作·其二翠柏

崇冈有翠柏,擢干烟霭外。

托非不得地,据此群山会。

青青岁寒姿,自许百围大。

舞月散清影,号风振虚籁。

谁云根如石,已见色参黛。

幽人挺高怀,顾我颜不改。

知音自昔难,多财为尔宰。

(0)

破贼凯歌八章·其二

淮南千里少遗民,万顷膏腴变棘榛。

辟地营田真上策,稻粱已见满仓囷。

(0)

送刘羲仲检讨归南康

先生来东都,貌如林间鹤。

闻名今见之,信难尘中著。

诸儒纷藏宝,人进已反却。

眇然千载事,独与复商略。

斯人昔俊豪,世故熟斟酌。

冥栖二十年,不为幽禅著。

秋风有所思,木落庐山脚。

岂为菰莼念,亦负溪友约。

清霜动车轮,不复生四角。

想见胸府间,天地泻寥廓。

平生杜陵老,妙处倚山阁。

岁晚或相从,应分半岩壑。

(0)

雨中读韩致光诗偶池上鹿葱盛开因效其体·其二

雕尽朱颜白尽头,种花本为欲忘忧。

谁知花上风和雨,添得周郎一段愁。

(0)

读司马长卿传

扬雄新著草元书,却笑相如赋子虚。

借使曲终方奏雅,比君符命复何如。

(0)

北湖暮春十首·其二

北湖看雨两春馀,忘却渔村笠泽居。

去岁莺花犹是主,今年须鬓不胜疏。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