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烟近霭碧纷纷,浲口人家画里分。
涧底几年留怪树,石棱终日罥痴云。
荒祠甓瓦连山堞,古驿帆樯印水纹。
便欲停桡依此地,可堪兰杜怨离群。
远烟近霭碧纷纷,浲口人家画里分。
涧底几年留怪树,石棱终日罥痴云。
荒祠甓瓦连山堞,古驿帆樯印水纹。
便欲停桡依此地,可堪兰杜怨离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乡村夜景图。首联“远烟近霭碧纷纷,溳口人家画里分”以“远烟”、“近霭”、“碧纷纷”等词语渲染出一片朦胧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之中。接着,“溳口人家画里分”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艺术融合,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审美感受。
颔联“涧底几年留怪树,石棱终日罥痴云”进一步深化画面,通过“怪树”和“痴云”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独特魅力与时间的流逝感。怪树长年累月地生长在涧底,似乎见证了岁月的更迭;而痴云则整天缠绕在石棱之上,赋予了静态景物以动态的生命力。
颈联“荒祠甓瓦连山堞,古驿帆樯印水纹”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历史空间。荒废的祠堂、破碎的瓦片与蜿蜒的山墙相映成趣,古旧的驿站、飘扬的帆船在水面留下细腻的波纹,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故事感的画面。
尾联“便欲停桡依此地,可堪兰杜怨离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渴望在此地停留,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但又因“兰杜怨离群”而感到难以割舍的孤独与忧伤。这里的“兰杜”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或理想,它们在呼唤着诗人的回归,却又因现实的阻隔而显得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乡村夜景,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韵味和人文关怀。
春力不夏胜,夏力不春淩。
荐夏于天后,与春遂同升。
馀此一日位,授受何绳绳。
得序悠然退,自奉反无凭。
所立将为嗣,责卸非其称。
相彼朱明质,宣严日以承。
遂使氤氲泽,转见解阜能。
成兹作讹职,而得东南朋。
长物者夏功,于春本无矜。
得人者春德,于夏亦无增。
平开任让局,不第水火乘。
时情怀知己,真如有待兴。
迈往虽冲赫,炎光不遽蒸。
竭代终何见,乍从永昼徵。
长羸效厥司,南薰日腾腾。
始信转候力,俄遣惊时膺。
错行视兹节,感变获其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