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次通泉精舍》
《舟次通泉精舍》全文
唐 / 郑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江清如洛汭,寺好似香山。

劳倦孤舟里,登临半日间。

树凉巢鹤健,岩响语僧闲。

更共幽云约,秋随绛帐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tōngquánjīngshè
táng / zhèng

jiāngqīngluòruìhǎoxiāngshān
láojuànzhōudēnglínbànjiān

shùliángcháojiànyánxiǎngsēngxián
gènggòngyōuyúnyuēqiūsuíjiàngzhànghái

翻译
江水清澈得如同洛阳附近的洛汭,寺庙静美得犹如香山一般。
在劳累的小舟中,我暂作停留,登高望远了半日。
林间的清凉让鹤儿们栖息得精神焕发,山岩回荡着僧人们的闲谈声。
我与幽深的云雾相约,期待秋天随着红帐(可能指夕阳)一同归来。
注释
江:江水。
清:清澈。
如:如同。
洛汭:洛阳附近的洛河口。
寺:寺庙。
似:犹如。
香山:香山寺,可能是地名。
劳倦:劳累。
孤舟:小舟。
登临:登高望远。
半日:半天。
树凉:林间的清凉。
巢:栖息。
鹤健:鹤儿精神焕发。
岩响:山岩回声。
语:交谈。
僧闲:僧人闲谈。
幽云:幽深的云雾。
约:相约。
秋:秋天。
绛帐:红色的帷帐,这里可能指夕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和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诗人将江水比作洛阳的汭河,寺院则如同香山的美丽。这两处都是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因此诗中立刻营造出一片安详与秀丽的氛围。

“劳倦孤舟里,登临半日间。”表达了诗人在长时间的旅途之后,感到疲惫不堪,独自一人坐在小船里,选择一个僻静的地方停留下来。这个画面体现出一种逃离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树凉巢鹤健,岩响语僧闲。”则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树荫下清凉宜人,鹤在树上安居;岩石间回声传递着佛寺中的低语,这些都是诗人所追求的宁静生活。

最后两句“更共幽云约,秋随绛帐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希望与那远离尘世的幽深云气相伴,与之契合;而当秋天来临时,诗人愿意随着那柔和如绸缎般的秋风回到自己的帐幕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自由与宁静生活状态的理想。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
朝代:唐   字:守愚   号:“芳林十哲”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生辰:约851~910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你喜欢

题董其昌天降时雨小卷

小卷常随行笥中,希逢时雨得相同。

今朝润景当前证,始觉传神有独工。

(0)

江南好/忆江南

江南客,家有宁馨儿。

三世文章称大手,一门兄弟独良眉。藉甚众多推。

千里足,来自渥洼池。

莫倚善题鹦鹉赋,青山须待健时归。不似傲当时。

(0)

满江红.杜鹃

恼杀行人,东风里、为谁啼血。

正青春未老,流莺方歇。

蝴蝶枕前颠倒梦,杏花枝上朦胧月。

问天涯、何事苦关情,思离别。声一唤,肠千结。

闽岭外,江南陌。正长堤杨柳,翠条堪折。

镇日叮咛千百遍,只将一句频频说。

道不如归去不如归,伤情切。

(0)

初夏雨中

绿树新阴暗井桐,杂英当砌坠疏红。

重门寂寂经初夏,尽日垂帘细雨中。

(0)

采桑子·其十二

十年一别流光速,白首相逢。莫话衰翁。

但斗尊前语笑同。劝君满酌君须醉,尽日从容。

画鹢牵风。即去朝天泛舜聪。

(0)

鹧鸪天·其一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遍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