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祭酒胡公移居禁城之西韵·其二》
《次祭酒胡公移居禁城之西韵·其二》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小径新开长土花,数椽茅屋静无哗。

窗前午转闻啼鸟,墙角晴来数斗蜗。

一榻安身那有累,十年为客自成家。

词林退食无馀事,日日相过问煮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生活画卷。诗人金幼孜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在新居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小径新开长土花”,开篇即点出新居环境的清新与生机,小径蜿蜒,野花遍地,透露出一种自然和谐之美。接着,“数椽茅屋静无哗”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茅屋的简朴与宁静,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窗前午转闻啼鸟,墙角晴来数斗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居住环境的幽静与生机。午后时分,窗外传来鸟儿的啼鸣,墙角处蜗牛缓缓爬行,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声音,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与诗意。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欣赏,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淡然。

“一榻安身那有累,十年为客自成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过往漂泊生涯的感慨。一张床榻足以安放身心,无需过多的物质累赘;十年的客居生活,最终也能在新居中找到归属感,体现了一种超脱于物质之外的精神追求。

最后,“词林退食无馀事,日日相过问煮茶”两句,点明了诗人的日常活动——品茗与交友。在繁忙的文坛生活中退一步,享受与朋友相聚的时光,通过煮茶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找心灵栖息地的智慧。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呈性斋左丞马公三首·其一

峨峨昆崙圃,乃在天中央。

绛楼十二级,浮空灿琳琅。

中有神仙人,霞冠青霓裳。

两手握元化,翊此日月光。

箕以播清飙,斗以倾天浆。

苍生愚何知,但觉太极长。

海亦不可极,山亦不可量。

安得分刀圭,涤我尘土肠。

(0)

回衡山县望南岳呈御史完颜正夫修撰庞夷简·其三

回雁峰前一棹孤,平波如镜浸菰蒲。

楚天日落碧云合,山北山南闻鹧鸪。

(0)

奉赠施水庵僧

万叠云山绕梵宫,黑衣三五坐谈空。

适来车马迎门处,一念应归有相中。

(0)

题奉元韩氏所藏蓝关风雪图孀亲赐绢并先陇画图三诗卷三首·其二

天上霜缣宠渥光,阶前兰玉姓名香。

长安润屋知无数,一笑输君戏綵堂。

(0)

题宋成之画马卷

奚官珍重玉花骢,纵意清涟碧草中。

幸际四庭烽火静,不须腾踏待秋风。

(0)

过桃川宫二首·其一

山中花木四时春,造物深藏太古醇。

若使渔郎知去路,再容多少避秦人。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