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林秀才》
《赠林秀才》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古风

乃翁掩亲醵州里,自云先世曾如此。

汝今谋葬无置锥,况有满族丧累累。

春风未回万山赤,秋霜忽至凋寸碧。

鸱鸢利觜魄凛然,闻者应垂最后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línxiùcái
sòng / shì

nǎiwēngyǎnqīnzhōuyúnxiānshìcéng

jīnmóuzàngzhìzhuīkuàngyǒumǎnsànglèilèi

chūnfēngwèihuíwànshānchìqiūshuāngzhìdiāocùn

chīyuānlǐnránwénzhěyìngchuízuìhòulián

翻译
你的祖父在家乡为亲人筹办丧事,他自己说祖先也曾这样做过。
如今你计划安葬他们,连立足之地都没有,更不用说众多的族人接连去世。
春风尚未吹绿群山,秋霜却突然降临,使一切变得枯黄凋零。
凶猛的鸱鸢因尖锐的喙而显得可怕,听到这样的消息,人们应该会感到最后的悲哀。
注释
乃翁:你的祖父。
醵:筹办丧事。
州里:家乡。
先世:祖先。
谋葬:计划安葬。
置锥:立足之地。
满族丧累累:众多族人接连去世。
春风未回:春风尚未吹绿。
赤:枯黄。
秋霜忽至:秋霜突然降临。
鸱鸢:凶猛的鸱鸢。
利觜:尖锐的喙。
魄凛然:令人害怕的样子。
最后怜:最后的悲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翁在亲朋好友围绕下回忆先祖曾经拥有过土地和墓地的情景,然而现在连安葬的地点都没有了。在满族入侵的情况下,生者无处安身,更不用说死者的埋骨之地。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春风未至山色尚赤、秋霜忽来草木凋零,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最后,诗人通过老翁哀伤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怆然。

诗中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叶适深沉的历史感怀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在宋代背景下,这种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望灵峰山

缥缈西来通郁水,嵯峨南峙矗灵洲。

人疑拔地浮孤峭,天使凭空截众流。

寺影暗横红叶晚,钟声寒带白云秋。

重来尚喜前因在,佛火渔镫忆旧游。

(0)

自饶州之广信舟中杂咏·其二

绝似袁阳道,惊涛舵尾喧。

白蘋烟际渡,黄叶雨中村。

缥缈神仙窟,峥嵘虎象蹲。

荆关留粉本,试与剪镫论。

(0)

都门除夕

千里壮心辞骨肉,三更残蜡对风尘。

不须后日催前日,已见今人代昔人。

烛泪正怜除夜影,椒花又颂别年春。

可能裘马翩翩地,自著绨袍稳称身。

(0)

次韵答兰舫见怀

微黄病叶堕疏林,刚值君来踏叶寻。

又喜鱼缄冲雨至,不随鸥梦与波沈。

雅人心醉原如酒,知己情多岂在金。

况有新诗能寄我,清于瘦玉七条音。

(0)

登楼

春晚北楼上,风多忘日暄。

见花思酒客,望柳忆柴门。

高下城中屋,青黄水上村。

谁知飘泊处,犹似触篱藩。

(0)

宏证庵避雨

重云压翠微,秋林响不定。

洒洒飞雨来,寻行入幽径。

室静凝清香,堂虚应孤磬。

目从寂灭观,耳向虚无听。

茶熟话三乘,发余禅悦性。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