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篱菊为谁黄,犹记移来贮草堂。
当日销魂连冒雨,于今作冢半凋霜。
多情欲比如花瘦,一枕偏教入梦香。
寄语主人毋恋恋,来秋依旧伴黎光。
故园篱菊为谁黄,犹记移来贮草堂。
当日销魂连冒雨,于今作冢半凋霜。
多情欲比如花瘦,一枕偏教入梦香。
寄语主人毋恋恋,来秋依旧伴黎光。
这首《忆菊》由清代诗人缪松龄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往昔菊花之美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故园篱菊为谁黄”,以设问的方式,引出对往日园中菊花的怀念,仿佛那金黄的花朵在为某人绽放,却不知为何而开,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犹记移来贮草堂”一句,回忆起将菊花移植到草堂的情景,充满了对那段时光的深情回忆。
“当日销魂连冒雨”,描述了当年观赏菊花时的深情与痴迷,即使是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也难以抵挡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于今作冢半凋霜”则转而感叹时间的流逝,菊花如今已凋零大半,如同墓冢一般,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多情欲比如花瘦,一枕偏教入梦香”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深情与思念,仿佛菊花的瘦弱与香气都融入了诗人的梦境之中,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最后,“寄语主人毋恋恋,来秋依旧伴黎光”则是诗人对菊花的安慰与期待,希望主人不要过于留恋过去的美好,因为来年秋天,菊花依然会陪伴着人们,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回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去日吴山巅,王程惨行色。
天涯任仆马,行李蔽天黑。
关山一何长,短札不可得。
故园茫茫青,旧官生野稷。
胡为有归翮,翻飞在我侧。
吞声惜鬓毛,素志填胸臆。
长贱表寸心,儿曹其稼穑。
开帷念髣髴,墙月自西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