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之为诗,句亦模山水。
钱郎之为诗,旨类图神鬼。
讽刺义不明,风雅犹不委。
于铄白乐天,崛起冠唐贤。
下视十九章,上踵三百篇。
句句归劝诫,首首成规箴。
謇谔贺雨诗,激切秦中吟。
乐府五十章,谲谏何幽深。
美哉诗人作,展矣君子心。
岂顾铄金口,志遏乱雅音。
龊龊无识徒,鄙这元白体。
良玉为珷玞,人参呼荒苨。
须知百世下,自有知音者。
所以长庆集,于今满朝野。
李杜之为诗,句亦模山水。
钱郎之为诗,旨类图神鬼。
讽刺义不明,风雅犹不委。
于铄白乐天,崛起冠唐贤。
下视十九章,上踵三百篇。
句句归劝诫,首首成规箴。
謇谔贺雨诗,激切秦中吟。
乐府五十章,谲谏何幽深。
美哉诗人作,展矣君子心。
岂顾铄金口,志遏乱雅音。
龊龊无识徒,鄙这元白体。
良玉为珷玞,人参呼荒苨。
须知百世下,自有知音者。
所以长庆集,于今满朝野。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对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作品的评价。诗中首先将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与白居易进行对比,指出白诗在山水描绘和主题上有所不同,更侧重于讽刺和劝诫。白乐天被赞誉为超越了唐代其他贤才,其作品如《秦中吟》和五十篇乐府,深具讽喻和谏言,展现出高尚的君子之心。
诗中批评了一些人对白居易诗歌的误解,认为他们未能理解其真正价值,甚至贬低其风格。智圆以“良玉为珷玞”和“人参呼荒苨”比喻白居易的才华被误认为平庸,但他坚信白诗在后世必有知音。最后,他高度评价了《长庆集》在当时及后世的广泛流传,表达了对白居易诗歌深远影响的认可。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白乐天诗歌艺术成就的赞赏,以及对后人理解和评价的引导。
壶唾生红,镜眉换碧,那堪凄病逢秋。
须盼人归,捲帘独倚高楼。
天边去帆无数,送离鸿、不送还鸥。
斜日晚,惹烟芜凉气,暗狎琼钩。
最怕湘涛夜梦,有露苔蛩语,絮近窗篝。
柳已凋零,花还说甚娇柔。
三更渐知凉紧,雨潇潇、风更飕飕。
难睡妥,枕底鬟、罗袂半兜。
溆阔宜烟,峦明在水,西风早晚江头。
乌桕千林,萧疏染出丹邱。
真州诗句新城撰,记当时、小舫清游。
听渔讴,张翰乡心,吹落沧洲。
是谁借此荆关笔,写茭塘波软,柳陌云柔。
小隐仙源,红衣可傲公侯。
桥东篱舍篝灯静,配山厨、莼叶梅篘。
醉还休,拄杖柴门,月绮霜浮。
夕烛弦诗,晓篷寻画,峭寂襟怀谁语。
水落三秋,客行千里,江南日日风雨。
恐滞雁、书传到,一帆又湘楚。未忘否。
紫樽前、别辞归约,芳草满、迢送夕阳莺语。
鬓短那禁霜,想萧萧、添得愁缕。
几溯衡沣,证骚笺、撷遍蕙杜。
好严装东返,莫待梅花思汝。
雨晴碧窈。恁凄楚客里、闲愁难扫。
翠断画栏,不似年时珠帘绕。横江一带伤心草。
漫春意、徐徐催到。两三帆影,回烟转水,特迎斜照。
缥缈。家山一点,越州远望眼、西陵遮了。
奈忍听伊,林影疏疏啼新鸟。韶华容易天涯老。
问俊侣、飘零多少。休题琼琯金卮,那回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