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头春色》
《山头春色》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天意欲回煦,群生稍郁蒸。

平田犹未遍,绝岭独先升。

翠色添崖柏,寒声折涧冰。

谁为物外友,挈手共同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tóuchūn
sòng / guāng

tiānhuíqúnshēngshāozhēng

píngtiányóuwèibiànjuélǐngxiānshēng

cuìtiānbǎihánshēngpāijiànbīng

shuíwèiwàiyǒuqièshǒugòngtóngdēng

翻译
大自然似乎想要恢复温暖,万物开始渐渐繁茂。
平原上阳光还未普照,高山却率先升起暖阳。
青翠的颜色使山崖上的松柏更加鲜明,寒冷的声音打断了山谷中的冰层破裂声。
谁能成为超脱世俗的朋友,一起携手攀登这美景?
注释
天意:大自然的力量或意愿。
回煦:恢复温暖。
群生:万物。
郁蒸:繁茂生长。
平田:平原。
遍:普遍。
绝岭:高山。
独先升:率先升起。
翠色:青翠的颜色。
添:增加。
崖柏:山崖上的松柏。
寒声:寒冷的声音。
折:打断。
涧冰:山谷中的冰层。
物外友:超脱世俗的朋友。
挈手:携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自然界生机勃发的景象。"天意欲回煦,群生稍郁蒸"表明大自然开始感到春意,万物复苏,但还未完全展现。"平田犹未遍,绝岭独先升"则写出了山区与平原不同步伐的春色,高处的山峰最早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接下来的"翠色添崖柏,寒声折涧冰"更加具体地描绘了山头上柏树披上了新绿,而溪流上的冰层在春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些生动细腻的画面,使人仿佛能感受到初春时节的气息。

最后两句"谁为物外友,挈手共同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找到能够共享这份美好之境的知己的渴望,希望与这位朋友携手同行,共同攀登,分享这份春天带来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山色、自然生态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深切体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宫词一百首·其二十八

盈盈红玉晚妆新,静倚菱花自写真。

一片青霞生袜底,满宫传是洛妃神。

(0)

秋闺二首·其二

秋雨何潇潇,五更滴红叶。

滴滴叶间红,可以比啼颊。

(0)

楼卧寄滨上人

肥遁偏宜林壑幽,梦魂常在阆风游。

白生窗里星河晓,红落阶前木叶秋。

仆懒祇堪操药灶,儿闲时得荐茶瓯。

浮云不薄清虚客,终日相从卧石楼。

(0)

杂诗二十首·其十三

仙人佳何许,迢迢白玉京。

弱水悬碧海,赤城凌太清。

昨遇壶中公,引我接容成。

倒著苍凫舄,横吹紫鸾笙。

泠然饮一勺,丹液融金茎。

手拈赠三花,回车下蓬瀛。

归来见乡井,偪促还自惊。

招邀向时鹤,跨蹑游八纮。

(0)

杂诗二十首·其七

英雄树大业,端倪莫可循。

出处更险夷,变化驱鬼神。

释来有莘野,投竿渭水滨。

潜龙岂久淹,跃渊始见鳞。

落落屠与钓,相继拥朱轮。

尺蠖具至理,其屈求以伸。

蠛蠓能飞扬,灵贵矧乃人。

大禹惜寸晷,分阴当自珍。

(0)

残秋落日

败叶如相约,时时竞远飞。

露浓秋欲去,寒急市先稀。

天变扬沧海,山昏失翠微。

鸣鸦千百点,为我送将归。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