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凌秋似鬓苍,静观浮俗饱炎凉。
唤回猿鹤弹三叠,话到陈隋笑几场。
云度闲情疑路断,草生奇馥染林香。
莫乘残照催归骑,白下留门惯漏长。
山木凌秋似鬓苍,静观浮俗饱炎凉。
唤回猿鹤弹三叠,话到陈隋笑几场。
云度闲情疑路断,草生奇馥染林香。
莫乘残照催归骑,白下留门惯漏长。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与超然态度。首句“山木凌秋似鬓苍”以秋天的山木比喻诗人的鬓发,既形象又富含哲理,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沧桑。接着,“静观浮俗饱炎凉”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冷眼旁观,以及对人生冷暖的深切体会。
“唤回猿鹤弹三叠,话到陈隋笑几场”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猿鹤人格化,仿佛它们在弹奏古曲,诗人与之交谈,回忆起历史上的陈隋时期,引发了一番笑谈。这种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
“云度闲情疑路断,草生奇馥染林香”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云雾缭绕,似乎阻断了前行的道路,但正是这份闲情逸致,让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奇妙之处。草木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芬芳。
最后,“莫乘残照催归骑,白下留门惯漏长”表达了诗人不愿匆匆离去,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多停留一些时间的心愿。这里的“白下”指的是南京,暗示诗人可能身处金陵,对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的交织,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热爱自然、深谙历史的独特情怀。
谁开大仰云?
此岂吾力及。
日光千丈毫,弹指众峰立。
衡山卷阴气,海市发冬蛰。
韩苏两枯鱼,出语自濡湿。
人厄与天穷,底用苦封执?
但喜拄杖俊,仍欣芒屩涩。
向来三尺泥,有足似羁*。
龙渊古桥皴,獭径寒溜泣。
春浅山容瘦,风饕涧声急。
一箪寄前村,野蔌旋收拾。
猫头髡笋尖,雀舌剥茶粒。
土毛冠江西,斗酒况可挹。
聊同一笑粲,缓赋百忧集。
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
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
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垆博*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
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侬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
暖合无人到,寒枝为我横。
情钟吹蕊破,静极觉香生。
老去魂休断,春来眼且明。
逃禅时索笑,百匝傍窗行。
宫府相图势不收,国家何有各自谋。
纵无管蔡当时例,业已弯弓肯罢休!
弟兄相贼斁天伦,自古无如舜苦辛。
掩井捐阶危万死,不闻亲杀鼻亭神。
佐命诸公趣夜装,争言社稷要灵长。
就令昆季尸神器,未必唐家便破亡。
建成回马欲驰归,元吉行趋武德闱。
若使两人俱得去,却於何处极兵威?
嫡长承祧有大伦,老公爱子本平均。
只知世上寻常理,争信英雄解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