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浮云起,徘徊夕照孤。
长风生远树,细雨入平芜。
暗牖飞虫落,高林宿鸟呼。
昭回曾有倡,此日慰田夫。
独坐浮云起,徘徊夕照孤。
长风生远树,细雨入平芜。
暗牖飞虫落,高林宿鸟呼。
昭回曾有倡,此日慰田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日傍晚景象。诗人独自坐在浮云之下,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孤独,夕阳的余晖映照着他的身影,增添了淡淡的哀愁。远处的树木在长风中摇曳,细雨轻洒在广阔的草地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室内光线昏暗,飞虫悄然落下,高高的树林里传来宿鸟的鸣叫声,这些细节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某种倡议或倡导,此刻他以这样的心境,希望能给田间劳作的农夫带来一丝安慰,表达出对农民生活的关怀和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明代文人对于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危阁压山冈,晴空疑鸟行。
胜搜花界尽,响益梵音长。
有月堪先到,无风亦自凉。
人烟纷绕绕,诸树共苍苍。
榻恋高楼语,瓯怜昼茗香。
此身闲未得,驱马入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