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渐燠沐,摅散常远步。
独穿林下蹊,斜转竹间屿。
鸣泉竞漱石,迸笋或妨路。
吹衣信和风,濯足解双履。
深行意益惬,默坐憩亦屡。
野花迎客来,啼鸟惊我去。
群鸣投树鸦,独下过溪鹭。
晴霞送斜日,历历星已布。
娟娟新月弯,稍稍山已暮。
用此遣朝昏,谁谓非尺素。
仲春渐燠沐,摅散常远步。
独穿林下蹊,斜转竹间屿。
鸣泉竞漱石,迸笋或妨路。
吹衣信和风,濯足解双履。
深行意益惬,默坐憩亦屡。
野花迎客来,啼鸟惊我去。
群鸣投树鸦,独下过溪鹭。
晴霞送斜日,历历星已布。
娟娟新月弯,稍稍山已暮。
用此遣朝昏,谁谓非尺素。
这是一首描绘初春景色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享受。诗中“仲春渐燠沐,摅散常远步”两句,既点明时节,又展示了诗人的漫步心境,给人一种闲适自得的感觉。
“独穿林下蹊,斜转竹间屿”描绘的是诗人在树林中独自行走的情景,通过对小路和竹丛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片宁静之境。接下来,“鸣泉竞漱石,迸笋或妨路”两句,则以泉水和初生的竹笋为对象,表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
“吹衣信和风,濯足解双履”这两句中,“吹衣”和“濯足”都是描写诗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情形,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紧接着,“深行意益惬,默坐憩亦屡”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沉思和满足之情。
“野花迎客来,啼鸟惊我去”两句,通过野花的招摇和鸟儿的啁鸣,传递了一种季节变迁、物是人非的情感。随后,“群鸣投树鸦,独下过溪鹭”则描绘了鸟儿归巢和诗人独自渡溪的情景,增添了一份孤寂之感。
“晴霞送斜日,历历星已布”两句,通过对日落星辰的描述,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壮丽的天际画卷。最后,“娟娟新月弯,稍稍山已暮”则以新月初升和山色渐暮作为结束,既点明了时间流转,也烘托出了一种静谧与寂寞。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趣味。此诗不仅是对春天美景的赞颂,也是一种情感和哲理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