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度菊花秋。霜水痕收。可知不肯离荆州。
元就龙山风力软,破帽飕飕。今夕定开舟。
涨水矶头。渊明解印去来休。
梦绕橘斋新草阁,檀板轻讴。
初度菊花秋。霜水痕收。可知不肯离荆州。
元就龙山风力软,破帽飕飕。今夕定开舟。
涨水矶头。渊明解印去来休。
梦绕橘斋新草阁,檀板轻讴。
这首元代姚燧的《浪淘沙令》描绘了秋季菊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初度菊花秋"点明时令,"霜水痕收"则暗示气候转凉,水面凝结的霜痕已消退。"可知不肯离荆州"暗指诗人对荆州(湖北一带)的留恋,可能寓言不愿离开官场。
"元就龙山风力软,破帽飕飕"描绘了龙山上的微风轻轻吹过,连破旧的帽子也随风摇曳,形象生动。"今夕定开舟"预示着诗人即将启程,可能是辞官归隐。
"涨水矶头"写出了江水上涨,暗示出行的环境,"渊明解印去来休"借用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表达诗人效仿的决心。"梦绕橘斋新草阁,檀板轻讴"则想象自己在橘园的小屋中,悠然自得,轻声歌唱,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寓言深沉,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隐居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
羡黄台公子,能办此、淡中清。
看璧月当胸,松风应手,一洗秦筝。
都来四条弦上,有几家乐府几般声。
秋水孤鸣老雁,春风百啭娇莺。
嫩凉窗户酒初醒。
特地为渠听。
写江南江北,无穷意思,字字分明。
悠扬博山烟底,把满怀幽恨一时平。
长记曲终时候,钱塘暮雨潮生。
当轩有菊,几年不共结清欢。
偶然乘兴南旋。
却念都城手种,谁兴护霜寒。
正闰余秋晚,曾未开残。
宦游最难。
算长在别离间。
不是未逢蓓蕾,早已阑珊。
今年好处,恰花近重阳慰病颜。
微雨后、一笑相看。
山厌长江,流不尽、滔溜深碧。
形胜地、以江为堑,以山为壁。
兵府旧分城上下,人家新住城南北。
说当年、天马入川时,皆传檄。
市不易,居如昔。
龙已去,攀何及。
问人人能道,圣朝恩德。
蕞尔南州成底事,宛然上将劳吾敌。
看红尘一骑捷书来,来春必。
唤扁舟载酒,直转过、水门东。
正十里平湖,烟光淡淡,雨气蒙蒙。
回头二三名老,望衣冠、如在画图中。
但得城头晚翠,何须席上春红。
清樽旋拆白泥封。
呼作白头翁。
要与汝忘情,高歌一曲,痛饮千种。
夕阳醉归扶路,尽从渠、拍手笑儿童。
官事无穷未了,人生适意难逢。
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
一夜雨、朔风吹浪,浪高于屋。
梦觉蓬窗无共语,此时正自怜幽独。
道蓝山老子送诗来,挑灯读。
辞与理,俱能足。
从别后,情尤笃,想鬓毛如鹤,目睛如鹘。
四海如公知已少,有心日日相追逐。
恨濯缨亭远水萦纡,山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