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丧向千载,请从予所之。
少年罕人事,指往决狐疑。
岁月有常御,山川无改时。
谁知非与是,何事绁尘羁。
道丧向千载,请从予所之。
少年罕人事,指往决狐疑。
岁月有常御,山川无改时。
谁知非与是,何事绁尘羁。
这首诗《遣兴二首(其一)》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家达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道丧向千载,请从予所之”,开篇即表达了对道德沦丧的感慨,以及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道丧”二字,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批判。诗人希望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净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接着,“少年罕人事,指往决狐疑”两句,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少涉世事,内心充满好奇与探索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中的疑惑和选择,他勇于决断,不为外界杂音所惑,展现出一种坚定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岁月有常御,山川无改时”则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永恒不变。岁月如同流水,不可逆转,而山川大地却始终如一,象征着自然法则的恒定与人类命运的短暂。这一对比,引发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最后,“谁知非与是,何事绁尘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是非善恶的困惑,以及对束缚与羁绊的厌倦。在追求真理与自由的道路上,诗人似乎感到迷茫,但又渴望挣脱世俗的枷锁,寻找心灵的解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由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古道日以衰,所交非久敬。
沐侯与沈君,允矣不失正。
握手出肺肝,委身奉王命。
气味似陈雷,授受同思孟。
顾彼反覆手,置之不复诇。
而我来滇阳,步履来远迎。
咳唾散珠玑,谈笑壶觞罄。
乃知百世情,不较一日胜。
所以赏音人,在德不在令。
喈喈鸡催晨,萧萧雨成瞑。
嗟哉人世间,四美谁能并。
二妙真可人,常以琼琚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