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尘鞍马夕阳边,不到桐川十二年。
万事只多新白发,虚名何日赋归田。
黄尘鞍马夕阳边,不到桐川十二年。
万事只多新白发,虚名何日赋归田。
这首元代诗人贡奎的《过广德》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黄尘鞍马夕阳边”,以“黄尘”、“鞍马”、“夕阳”三个意象,勾勒出一幅苍茫辽阔的边塞景象,既展现了诗人行旅的艰辛,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黄尘象征着岁月的磨砺,鞍马代表了奔波劳碌的生活,而夕阳则寓意着一天的结束,也预示着生命的渐趋老去。
次句“不到桐川十二年”,点明了时间跨度之长,诗人已经离开桐川十二年未归,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十二年的时间,足以让人生发生许多变化,但诗人却未能回到梦中的故乡,这种时空的距离感,增添了诗歌的悲凉意味。
后两句“万事只多新白发,虚名何日赋归田”,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面对岁月的无情,诗人感叹“万事只多新白发”,即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唯一不变的是岁月在脸上留下的痕迹——白发。这不仅是对个人衰老的哀叹,也是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虚名何日赋归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在功名利禄与内心追求之间,诗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故乡以及理想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情感的深度。
寿酒如渑,拚一醉、劝君休惜。
君不记、济河津畔,当年今夕。
万丈文章光焰里,一星飞堕从南极。
便御风、乘兴入京华,班卿棘。
君不是,长庚白。
又不是,严陵客。
只应是,明主梦中良弼。
好把袖间经济手,如今去补天西北。
等瑶池、侍宴夜归时,骑箕翼。
笔染相思,暗题尽、朱门白壁。
动离思、春生远岸,烟销残日。
杨柳结成罗带恨,海棠染就胭脂色。
想深情、幽怨绣屏间,双鶒鸂。
春水绿,春山碧。
花有恨,酒无力。
对一奁愁思,九分孤寂。
寸寸锦肠浑欲断,盈盈玉泪应偷滴。
倩东风、吹雁过江南,传消息。
豹尾班中,谁一似、神仙冠玉。
认得是、当年唱第,斗间星宿。
万卷平生都看了,如今剗地无书读。
向云霄、去路有行堤,沙新筑。
黄封酒,生朝禄。
金缕唱,生朝曲。
且通宵一醉,剩裁红烛。
待做太平真宰相,黑头坐对三槐绿。
问恁时、犹有甚除书,长生箓。
汉天云静,望一星飞过,湘南湘北。
当是郴山猿鹤梦,唤起日边消息。
羽扇纶巾,浩然乘兴,此意无人识。
扁舟千里,但闻清夜横笛。
记得天上人间,去年今日,曾作称觞客。
明月风烟依旧似,只觉蓬莱悬隔。
更恐明朝,诏黄飞下,趣驾冲霄翼。
衮衣剑履,望公长在南极。
十日狂风雨。
扫园林、红香万点,送春归去。
独有荼_开未到,留得一分春住。
早杨柳、趁晴飞絮。
可奈暖埃欺昼永,试薄罗衫子轻如雾。
惊旧恨,到眉宇。
东风台榭知何处。
问燕莺如今,尚有春光几许。
可叹一年游赏倦,放得无情露醑。
为唤取、扇歌裙舞。
乞得风光还两眼,待为君、满把金杯举。
扶醉玉,伴挥尘。
梦里骖鸾驭。
望蓬莱不远,翩然被风吹去。
吹到楚楼烟月上,不记人间何处。
但疑是、蓬壶别所。
缥缈霓裳天女队,奉一仙、满把流霞举。
如唤我,醉中舞醉醒梦觉知何许。
问潇湘今日,谁与主盟樽俎。
无限青春难老意,拟倩管弦寄与。
待新筑沙堤隐步。
万里云霄都历遍,却依前、流水桃源路。
留此笔,为君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