纁帛升龙日月章,平明鸾辂幸胶庠。
侍臣独恨身千里,邸报空看字数行。
故事一遵皇考庙,馀波仍及武成王。
谁知玉尺横经处,犹是当时旧讲堂。
纁帛升龙日月章,平明鸾辂幸胶庠。
侍臣独恨身千里,邸报空看字数行。
故事一遵皇考庙,馀波仍及武成王。
谁知玉尺横经处,犹是当时旧讲堂。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官员陆佃对皇帝亲临国子监视察教育活动的场景的感慨与思考。首句“纁帛升龙日月章”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庄严景象,象征着国家的权威与荣耀。接着,“平明鸾辂幸胶庠”进一步渲染了皇帝亲临国子监的神圣与重要性。
“侍臣独恨身千里”表达了侍臣们因距离遥远而无法亲身参与这一盛事的遗憾之情,体现了他们对国家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而“邸报空看字数行”则暗示了即便不能亲临现场,通过邸报了解情况也足以感受到这一时刻的重要性,体现了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和影响力。
“故事一遵皇考庙,余波仍及武成王”两句承上启下,既是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也是对当前教育政策的肯定,表明了教育体系的连续性和传承性。同时,也暗含了对教育公平与普及的期待,希望教育的光芒能够惠及更多的人。
最后,“谁知玉尺横经处,犹是当时旧讲堂”将目光聚焦于教育场所本身,赞美了国子监作为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圣地,历经岁月变迁,依然保持着其原有的庄严与神圣。这不仅是对教育场所的赞美,也是对教育精神的颂扬,强调了教育在传承文化、培养人才中的核心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皇帝视察教育活动的描绘,以及对教育场所和传统教育精神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与期待。
大江从西来,傲岸有矜色。
日与峡争雄,百战无虚刻。
行逢天阔处,漭沆四无壁。
始知向来事,何啻蜗两国。
泯然从此逝,到海不逢敌。
居平吾语子,无与世为的。
我高人肯下,己胜谁甘北。
孰谓饶人痴,未闻开殿击。
吾非若溪水,宁与世争皙。
卿言皆好好,吾见甘棫棫。
老子邑中黔,诸公天下白。
加我任纁缁,推渠作圭璧。
君看千载下,人数孟之侧。
当时争功人,枉被蝼蚁食。
之子真吾徒,敏捷流辈百。
昔我惟子忧,教子孔氏克。
隔宿不见之,已作老聃黑。
快哉吾阿蒙,非复吴下客。
瞥然见鞭影,千里才一息。
酌酒可贺我,正传今有嫡。
《跋罗商卿守黑铭》【宋·项安世】大江从西来,傲岸有矜色。日与峡争雄,百战无虚刻。行逢天阔处,漭沆四无壁。始知向来事,何啻蜗两国。泯然从此逝,到海不逢敌。居平吾语子,无与世为的。我高人肯下,己胜谁甘北。孰谓饶人痴,未闻开殿击。吾非若溪水,宁与世争皙。卿言皆好好,吾见甘棫棫。老子邑中黔,诸公天下白。加我任纁缁,推渠作圭璧。君看千载下,人数孟之侧。当时争功人,枉被蝼蚁食。之子真吾徒,敏捷流辈百。昔我惟子忧,教子孔氏克。隔宿不见之,已作老聃黑。快哉吾阿蒙,非复吴下客。瞥然见鞭影,千里才一息。酌酒可贺我,正传今有嫡。
https://shici.929r.com/shici/4b47PI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