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里愁千绪,更长忆故山。
今人吹古曲,汉月照秦关。
霜竹和声切,胡床倨坐閒。
一轮秋塞外,万嶂野云间。
此夜听渠弄,何时照我还。
回思帝城角,花影映朝班。
笛里愁千绪,更长忆故山。
今人吹古曲,汉月照秦关。
霜竹和声切,胡床倨坐閒。
一轮秋塞外,万嶂野云间。
此夜听渠弄,何时照我还。
回思帝城角,花影映朝班。
这首宋朝林希逸所作的《笛里关山月》以笛声为引线,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诗中通过“笛里愁千绪”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种忧郁的情绪之中,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笛声中蕴含着千丝万缕的愁绪。接着,“更长忆故山”一句,点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这种情感在笛声的陪伴下更加浓烈。
“今人吹古曲,汉月照秦关”,诗人巧妙地将时空交错,让当下的笛声与历史的旋律相融合,同时借汉月之光照耀秦关,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意境,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更为深远。
“霜竹和声切,胡床倨坐閒”,描述了演奏者在霜竹的伴奏下,悠闲地坐在胡床上,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场景。这里的“霜竹”不仅指乐器,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一轮秋塞外,万嶂野云间”,这两句描绘了辽阔的边塞景象,一轮明月高悬于秋日的塞外,万重山峦间飘荡着野云,画面壮丽而苍茫,与前文的细腻情感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
“此夜听渠弄,何时照我还”,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情境的沉浸以及对回归故乡的渴望,这种情感在夜晚的月光下显得尤为强烈。最后,“回思帝城角,花影映朝班”,诗人回想起京城的景象,花影映照在朝臣的服饰上,既是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思。
整首诗通过笛声这一线索,串联起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感悟、对时间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带丝百结不可解,鸳鸯颠倒在罗囊。
青年嫁人作新妇,粉花吹雪肌体香。
银筝玉柱称手长,一弹再弄声低昂。
恻恻怨何许,抑抑断人肠。
楼台高,柳丝碧,燕子归来不相识。
芙蓉帐底人如花,一夜苍苔生白骨。
湿云四匝天深蓝,斜阳如旭红西衔。
坐收万象入明眦,好风冉冉吹衣衫。
松楸绕城郁凉意,喷作浓烟满城碎。
烟低压地出高麦,麦上岚光夺烟翠。
岚光翠尽天接光,远去万里归一苍。
生非鸿鹄安能翔,顾视俦侣歌激昂。
此亭明日谁杯觞,昨离今合还茫茫。
胸中哀乐溟渤赴,眼前车马尘埃荒。
明须买剑去华岱,不则携舸浮沧浪。
龙门塞砂砾,源绝不可治。
坐令江河流,横溢淆渎支。
启箧示新卷,拂几雒诵之。
悱恻达中腑,缘饰芟外词。
化理兼众妙,沈语耐百思。
若有古人息,隐默通太希。
乃信天地间,元音无绝时。
李杜炯日月,久为云蔽亏。
悠悠千载心,耿耿同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