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翁大笑笑虚翁,自辟新庵地几弓。
万事我俱捐堕甑,百年公已办幽宫。
恢张远算遗身后,跳脱迷魂出梦中。
智了愚冥莫分别,乾坤黄落一秋风。
实翁大笑笑虚翁,自辟新庵地几弓。
万事我俱捐堕甑,百年公已办幽宫。
恢张远算遗身后,跳脱迷魂出梦中。
智了愚冥莫分别,乾坤黄落一秋风。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寄题佛智忠禅师实庵(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禅师实庵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实翁大笑笑虚翁" 这两句描绘了实庵禅师超然物外的大智慧与洒脱人生的态度,通过“大笑”来传达他对于世俗纷争的豁达。"自辟新庵地几弓" 则表明实庵不仅在精神上超脱尘世,更是在现实中选择了一种远离喧嚣、专注于内心修炼的生活方式。
"万事我俱捐堕甑,百年公已办幽宫" 这两句诗描绘了禅师对于世间万象的看破与放下,以及他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深刻领悟。实庵禅师通过修行已经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的境界。
"恢张远算遗身后,跳脱迷魂出梦中" 这两句诗强调了实庵禅师对于未来和过去的豁然开朗,他不为世俗羁绊所困,更能超越世间的一切迷惑与束缚。
"智了愚冥莫分别,乾坤黄落一秋风"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实庵禅师对于一切智慧与愚昧的超然态度,以及他对宇宙万象、天地不仁的深刻洞察。这里的“智了愚冥”意味着在禅理中,智慧与愚昧已无分别,而“乾坤黄落一秋风”则是用以自然界的变化来隐喻宇宙间万物共此一时。
整首诗通过对实庵禅师精神境界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理身如理国,用药如用兵。
人能保天和,于身为太平。
外邪奸其间,甚于寇抢攘。
守护一不谨,乘间敌益勍。
古有黄帝书,犹今六韬经。
悍夫命雄喙,仁将资参苓。
羽衣为其徒,识破阴阳争。
指授别生死,铮然震能名。
道家摄铅汞,肤腠如重扃。
到头关键密,六气无敢婴。
君方建旗鼓,不敢走且惊。
他时櫜吾弓,闭门读黄庭。
东君行趣装,桃李事如梦。
蝶懒欲息游,莺老不好弄。
残红正可怜,更禁风雨送。
榆荚羞独飞,却恼杨花共。
去年于此时,客食红尘鬨。
眼看豪侠儿,跃马青丝鞚。
美姝舞娉婷,吹箫来紫凤。
开樽六一亭,偃盖飞来洞。
我亦强行吟,诗成和者众。
时序易推移,人事少閒空。
翻思年时乐,已如耳边哄。
清晓坐孤寺,晴曦照华栋。
沙平嘴带鸥,山远腰横蝀。
阅书眼倍明,拈笔手犹冻。
扫地焚甲煎,呼童开腊瓮。
汲井得甘泉,瀹茗试新贡。
短章写我怀,谩遣儿曹讽。
家在故林吴楚间,冰为溪水玉为山。
更将旧政化邻邑,遥见逋人相逐还。
十年流落赋归鸿,谁傍昏衢驾烛龙。
竹屋乱烟思梓泽,酒家疏雨梦临邛。
千年别恨调琴懒,一片年光览镜慵。
早晚休歌白石烂,放教归去卧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