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孤城晚,秋风上野航。
溪声争乱石,山色变残阳。
宿鸟全依树,农夫半在场。
使君清且简,茅屋庆仓箱。
百里孤城晚,秋风上野航。
溪声争乱石,山色变残阳。
宿鸟全依树,农夫半在场。
使君清且简,茅屋庆仓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乡村景象。"百里孤城晚",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座偏远小城在黄昏时分的孤独与宁静。"秋风上野航",秋风吹过野外的河流,使得船只行驶显得更加寂寥,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
"溪声争乱石",通过溪水冲击乱石的声音,展现了自然的生动与动态,与前文的孤城静谧形成对比。"山色变残阳",夕阳余晖映照山峦,渲染出一种凄美而温暖的氛围。
"宿鸟全依树",写出了归巢的鸟儿栖息于树枝的情景,增添了生机和温馨。"农夫半在场",则反映出农事的繁忙,以及农民对土地的辛勤付出。
最后两句"使君清且简,茅屋庆仓箱",是对施明府的赞美,称赞他为官清廉简约,使得百姓得以丰衣足食,茅屋之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地方官员的敬意和对乡村生活的赞赏。
君从毗陵来,载酒与偕行。
酿以陆子泉,可使伧父惊。
香味橄榄严,颜色蒲萄清。
得非续玉浆,无乃挹金茎。
固应压白堕,亦未数乌程。
老夫家巴蜀,华发思南烹。
饮此惟恐尽,酌之且徐倾。
君如建吴樯,再见毗陵城。
相烦送一车,救我枯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