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取次几淹留,别后南州与北州。
月色为怜今夜客,砧声那似去年秋。
欲除豺虎论三略,莫对云山咏四愁。
亲故相逢且借问,古来无种是王侯。
情人取次几淹留,别后南州与北州。
月色为怜今夜客,砧声那似去年秋。
欲除豺虎论三略,莫对云山咏四愁。
亲故相逢且借问,古来无种是王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别离之情,情感深沉而又带着几分豁达。开篇即以"取次几淹留"表达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以及与所爱之人分别后的孤独和寂寞。"南州与北州"则是地理上的远离,映射出心灵深处的距离感。
月色在诗中常象征着思念与愁绪,"月色为怜今夜客"一句,通过月光的怜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旅人的关切和同情。紧接着"砧声那似去年秋"则是借用自然界的声音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心中的忧伤,似乎在诉说着岁月带来的变迁。
下片转折,以"欲除豺虎论三略"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个人对于如何治理天下的思考。然而,这种宏大的志向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因此诗人选择了"莫对云山咏四愁",似乎是在表达一种无奈和放弃,用心中的忧愁去面对现实的困境。
最后两句"亲故相逢且借问,古来无种是王侯"则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诗人通过询问友人的近况,表达了对于平凡生活的珍视,同时也提醒自己,即便是在历史长河中,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权贵,只有普通人的相逢相遇才是生命中最真实和宝贵的部分。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多层面的精神世界。
朝发龙王祠,暮过狮子滩。
怪蹲石磊磊,细漱波潺潺。
形疑鬼工凿,迹类神斧剜。
我今问风俗,黎庶当抚安。
慨兹水势险,漕运良独难。
移檄召丁夫,分流杀奔湍。
架木以成梁,隘石以为关。
从兹获宁顺,扁舟轻往还。
既无覆溺患,亦无负荷艰。
民生喜粗给,公租幸早完。
催科惭政拙,沗窃居微官。
老臣肯负国,效职输寸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