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关中七月念九日早起》
《关中七月念九日早起》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蟪蛄切切动秋声,积雨今朝喜暂晴。

宿雾顿捐初日净,晓烟如洗万峰明。

鹤离松顶惊巢鸟,僧踏溪头向郡城。

閒倚南楼一长啸,不知身世欲何成。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末秋初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蟪蛄切切动秋声”,以蟪蛄的鸣叫声作为秋天来临的标志,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接着,“积雨今朝喜暂晴”一句,表达了对短暂晴天的喜悦之情,反映出人们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和期待。

“宿雾顿捐初日净,晓烟如洗万峰明”两句,通过“宿雾”的消散和“晓烟”的洗净,展现了清晨时分山川的清新与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鹤离松顶惊巢鸟,僧踏溪头向郡城”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鹤从松顶飞离,惊扰了巢中的小鸟;僧人沿着溪流前往郡城,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层次感。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态多样性,也暗示了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最后,“闲倚南楼一长啸,不知身世欲何成”表达了诗人独自倚靠在南楼,长啸抒怀的情景。这一句既是对自身情感的释放,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自己,身处这样的美好自然之中,自己的人生又将如何发展,是否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和价值所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题返照庵北轩三首·其一

塞路飞沙没马黄,解鞍投宿赞公房。

主人何事归来晚,满院落花春草长。

(0)

宗州帅守厅事东偏有燕寝之所壁画四皓戏一诗嘲之以

偃蹇商山四秃翁,龙飞蛇断笑谈中。

出为羽翼成何事,输与留侯万世功。

(0)

微子庙

比干忠谏死如归,箕子佯狂脱祸机。

君厌殷辛高谢去,三仁谁是定谁非。

(0)

题蔺相如庙

应怜赵弱不能国,天赞此老裨时君。

按剑不屈秦天子,回车岂畏廉将军。

区区太子徒见慕,奄奄诸辈复何云。

名重泰山成底事,一科蓬底觅孤坟。

(0)

分韵赋松风得泉字

苍髯疏影冷浮烟,坐久披襟更洒然。

萧索半天催急雨,清凉三峡泛流泉。

寻真客至花飞下,憩寂僧閒子满前。

却笑朱门无远韵,秪将俗耳醉繁弦。

(0)

题张信道所藏李元素淮山清晓图

长淮宛转淮山麓,浩荡淮光酿山绿。

侧峰横岭巧连延,直自钟山彻浮玉。

晓来烟霭与风尘,面目参差未是真。

中宵沆瀣一濯洗,突兀了观清净身。

阳乌飞出扶桑路,却拂群阴披宿雾。

朝晖千丈卧长虹,曙色半岩横匹素。

须臾溪壑渐分明,怪底悬崖化赤城。

风传粥板僧定出,露湿野巢鹤梦惊。

玄晖旧笔绝俗韵,元素豪夺紫泥印。

秖今元素入穷泉,惜哉一代风流尽。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