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室之外为堂堂不能不客故宽广依制》
《室之外为堂堂不能不客故宽广依制》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一枝才知止,大厦亦居安。

虽同燕雀意,自许硕人宽。

寡营疏礼法,即事戒哗欢。

欲倒门前屣,思妨座上冠。

所求披衣者,鲜令主眉攒。

戏谑无拘士,伛偻避达官。

庶以将迎废,相依弦酒欢。

虚牖来閒旷,清墀任盘桓。

人生歌啸地,慎作高明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在待客时的宽广胸怀与礼仪之道。诗中通过对比“一枝才知止”与“大厦亦居安”,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在接待宾客时的谦逊与从容。接着,“虽同燕雀意,自许硕人宽”一句,既展现了主人对宾客的尊重,又体现了其内心的宽广与包容。

“寡营疏礼法,即事戒哗欢”则强调了主人在待客时注重的是实际的交流与情感的真挚,而非形式上的繁文缛节。接下来的“欲倒门前屣,思妨座上冠”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在接待宾客时的诚恳态度,以及对宾客的尊重与体恤。

“所求披衣者,鲜令主眉攒”表明主人对待宾客的态度是真诚而宽容的,不会因为小事而产生不必要的烦恼或不快。随后,“戏谑无拘士,伛偻避达官”则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在待客时的平等与尊重,无论是嬉笑打趣还是面对显赫的官员,都能保持谦逊与礼貌。

“庶以将迎废,相依弦酒欢”表达了主人希望以酒宴的形式与宾客共度时光,享受相聚的乐趣,同时也体现了主人对友情的珍视。最后,“虚牖来閒旷,清墀任盘桓”描绘了室内环境的宽敞与舒适,以及主人愿意与宾客自由自在地交谈与相处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在待客时的高雅风范与深厚的人文情怀,强调了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一颗谦逊、宽容、平等的心,对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石鼓歌

昔闻石鼓在太学,鼓形穹窿石荦峃。

髫年释褐随班行,未识研覃与扬搉。

始官翰林岁分献,晚以代祀观尤数。

我思古人不可见,健笔雄词两超卓。

宣王谟烈继成康,况有文章存古朴。

是时风俗盖浑灏,其臣拜诵俱坚确。

勒功太庙告中兴,讲武岐阳犹猎较。

于时旋凯奏綍歌,于时扬言播声乐。

灵祇地不爱图书,列石天然谢雕琢。

垂垂股折屋漏痕,隐隐昏星露芒角。

初如淮徐振师旅,壮士当场鸣剑槊。

又如申甫端冠绅,摈相联阶舞于箾。

年深岁长世运改,谁向鸿荒究绵邈。

嬴刘以后无此文,直与混沌分清浊。

骤看笔势寻风骨,细剔苔痕认斑驳。

原抛野掷堕榛菅,冬经雪霜夏冰雹。

疑隳大鼎存铭识,似毁明堂露榱桷。

当时十鼓一为臼,犹幸农家事舂戳。

爱惜应劳神护诃,搜寻不厌山硗确。

暗中摸索亦可知,辨口尚烦泣楚璞。

圣朝天子方好儒,森列戟门护重幄。

闻之兴慕且兴敬,以手摩挲防击扑。

我生学篆希前踪,下视俗书羞龌龊。

家藏旧本出梨枣,楮墨轻虚不盈握。

行年七十始研求,老臂支撑目昏眊。

拾残补缺能几何,以一涓埃裨海岳。

太原宋生生好奇,铁笔为予亲刻斫。

吁嗟往者不复还,庶免方来尽漫剥。

请从祭酒告诸生,诵此衣冠日薰濯。

(0)

昆崙战

昆崙关头战骨枯,龙衣裹血红模糊。

军中喧言老侬死,不是彼侬安有此。

将军贵实不尚功,世上安有将军忠。

君不见汉皇一赦云中守,武将纷纷皆藉口。

(0)

寄亨甫

送别无诗却有情,看山犹记别时程。

沧洲隐隐连河间,落日城头一骑行。

(0)

春兴八首·其二

高歌曾扣隔江船,楚泛吴游兴渺然。

山寺夜钟眠里月,洞庭春水坐中天。

翠笼鹦鹉空愁思,碧海鲸鱼几岁年。

一语故人三叹息,始知清庙有朱弦。

(0)

九日和王世赏韵

石门惟许白云留,我亦何心恋此游。

竹里行厨烟未午,水边萧寺叶先秋。

行贪觅句忘吹帽,醉去登高不上楼。

诗景满前谁会得,野僧多是远公流。

(0)

叠前韵·其三

又向清湘弄一舟,笑将双脚问清流。

囊收风月非穷相,梦熟烟霞最上头。

招隐谁甘同寂寞,著书独不为穷愁。

稻粱满地悲鸿旧,驯得沧波万里鸥。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