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举除夜酒,稍消少年豪。
浮光寄流水,妙理付浊醪。
微阳未出土,大雪飞鹅毛。
试问冰霜劲,春来能久牢。
数举除夜酒,稍消少年豪。
浮光寄流水,妙理付浊醪。
微阳未出土,大雪飞鹅毛。
试问冰霜劲,春来能久牢。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在丙辰除夕之夜所作,以次韵的形式表达了他的情感和对时令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多次举杯饮酒,试图排解青春的豪情壮志,反映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他将短暂的欢乐寄托于流水般的浮光,而深藏的哲理则融入了浊酒之中。
"浮光寄流水"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瞬间与易逝,"妙理付浊醪"则寓言般地揭示了借酒浇愁或寻求人生真谛的无奈。接下来,诗人以"微阳未出土,大雪飞鹅毛"描绘出冬日严寒的景象,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还有一段艰难的时光。
最后,诗人以设问的方式问道:尽管冰霜严酷,春天真的能持久吗?这句诗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坚韧生命力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苏辙诗歌的特色。
又是京华见上元,一番灯火夺春寒。
花蛾巧剪禁风扑,綵燕新裁带月看。
客里无家愁对酒,吟边索句夜凭栏。
寄言云雨休相妒,天下人人欲纵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