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种多穿砌,高花动压林。
枯荣会有族,萧艾本难侵。
不用迂回照,争持径寸心。
偶惊过夏半,色比故园深。
宿种多穿砌,高花动压林。
枯荣会有族,萧艾本难侵。
不用迂回照,争持径寸心。
偶惊过夏半,色比故园深。
这首诗描绘了葵花在庭院中的生长状态与特质,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自然之美。
首句“宿种多穿砌”,描述了葵花种子在庭院的石阶缝隙中萌芽生长的情景,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接着,“高花动压林”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葵花的高大与茂盛,仿佛要将周围的树木都压倒,体现了其生命力的旺盛与勃勃生机。
“枯荣会有族,萧艾本难侵”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葵花与枯萎的植物进行对比,强调了葵花生命力的坚韧,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保持其生命力,不易被其他杂草侵袭,象征着高尚品质与纯洁心灵的坚守。
“不用迂回照,争持径寸心”则进一步表达了葵花的坚定与自信,它无需借助外力或复杂的手段来展现自己的价值,而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径寸心”,即其核心的价值与精神,向世人展示自我。这不仅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一种对简单纯粹生活方式的追求。
最后,“偶惊过夏半,色比故园深”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与色彩的对比,表达了对葵花生命力的赞美与敬仰。尽管季节更迭,但葵花的颜色却比故乡更深,这不仅是对外在环境变化的淡然处之,更是内心深处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与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葵花生长状态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内在品质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艳艳江上华,郁郁园中草。
垂垂杨柳丝,睆睆鸣春鸟。
容华不可常,但恐秋露早。
物理匪所欢,人宁誇美好。
聚散自有期,麋鹿应难保。
与子为弟兄,高衢各振藻。
徘徊四海间,谁能喻怀抱。
努力爱良时,忧心令人老。
嘉会在千秋,荣名乃至宝。
勖哉同心人,别离勿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