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刘焕之·其七》
《寿刘焕之·其七》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理得寒江百尺丝,金鳞钓得不为奇。

何如坐却天边月,万籁无声风自吹。

(0)
鉴赏

这首诗以“寿刘焕之(其七)”为题,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理得寒江百尺丝”,以“寒江”为背景,用“百尺丝”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专注,仿佛在深思熟虑中,如同钓鱼般耐心地等待着灵感或答案的到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

次句“金鳞钓得不为奇”,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有所收获,也不应视为奇迹。这里的“金鳞”既指鱼,也暗喻着智慧或成就,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平凡生活中的美好与满足的肯定,以及对追求过程本身价值的重视。

后两句“何如坐却天边月,万籁无声风自吹”,则将画面推向了极致的静谧。诗人选择在月光下静坐,周围万籁俱寂,只有微风轻轻吹拂。这种场景不仅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更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通过“万籁无声”与“风自吹”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流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纯净的生活态度。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远离喧嚣、充满宁静与和谐的世界,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牛僧孺入薄后庙与诸后妃共吟诗八首·其三戚夫人作诗

自别汉宫休楚舞,不能妆粉恨君王。

无金岂得迎商叟,吕氏何曾畏木强。

(0)

巨胜歌并序·其四

尽言水土金,三物成大药。

假气递相生,相生复相烁。

黄芽不是铅,元向铅中作。

举东已合西,戊己为囊橐。

(0)

判内庭求事人

觅事撮巅拗,勾当须教了。

傥若有阙疑,禁君直到老。

(0)

偈颂并序·其三十五

向前吴氏学丹青,不体僧繇事不精。

画马不成驴亦失,时人尽笑枉平生。

(0)

偈颂并序·其三十三

毫厘有差千里隔,刹那一悟祖师齐。

玄微须向玄中体,道用还教道者知。

(0)

雪山养得一条蛇,寄著南山意如何?

不是寻常毒恶物,参玄须得会先陁。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