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白醉树红酣,小著溪风淡著岚。
山亦不深秋不浅,最宜松下卓茅庵。
天方白醉树红酣,小著溪风淡著岚。
山亦不深秋不浅,最宜松下卓茅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天方白醉树红酣”,以“醉”和“酣”字生动地描绘了天空与树木在色彩上的对比与交融,仿佛大自然在沉醉中展现出绚烂的色彩。次句“小著溪风淡著岚”,通过“溪风”和“岚”的轻柔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溪水轻轻拂过,山岚淡淡升起,给人以宁静之感。
后两句“山亦不深秋不浅,最宜松下卓茅庵”,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山色既不深沉也不浅淡,恰到好处,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在这样的环境中,最适宜在松树下搭建一座茅庵,隐居其中,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是时天气炎,人事难调摄。
饮水过于寒,饮汤过于热。
得君之所惠,清净如油洁。不用脱巾漉,不用置篘?。
亦不用多人,夫妇西廊月。
一盏四肢畅,两盏百情灭。
三盏即醺醺,五藏皆融泄。
本不爱贪杯,独醒难过日。
石床横素书,漆灯挂青焰。
引幞不耐眠,危坐意清宴。
瓦盆覆残茗,绮石当圜砚。
索笔赋短章,书成自精绚。
冷月侵疏槐,荒山噭荒鸡。
虫吟豆花中,叶坠石苔面。
垂头何所思,阑干忽凭遍。
一入静者怀,机锋似□箭。
恨无三益友,相对发绮辨。
露湿还松房,青林火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