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日微烟渭水愁,翠华宫树不胜秋。
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冷日微烟渭水愁,翠华宫树不胜秋。
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萧索凄凉的秋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往昔繁华的宫殿及其文化的怀念。
"冷日微烟渭水愁"一句,以冷清的日光、微薄的烟雾及静谧的河流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之情,渭水常用来形容河流的宁静与悠长,这里则增添了几分秋意。
"翠华宫树不胜秋"中,翠华宫指的是深绿色的宫殿或皇家园林中的美丽景致,但即使是如此壮丽的宫树,也承受不了秋天凋零的命运,不胜秋意味着连这些宫树也无法抵抗时间的摧残与自然界的更迭。
"霓裳一曲千门锁"则是说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穿上霓裳(一种华丽的衣物),独自一人弹奏着悲凉的曲子,而这首曲子仿佛能够锁住千家万户的心扉,让人听之而忘却尘世间的喧嚣与烦恼。
"白尽梨园弟子头"中,梨园原本是唐代设立的教习音乐的地方,梨园弟子则是受过正规音乐训练的艺人。这里“白”字用得极为精妙,它既可以指时间的久远(白发),也可理解为颜色上的洁白(头发皆白)。这句话传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时光中,梨园弟子们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凄凉落寞的深切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和个人心境,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造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