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友·其二》
《送友·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守道虽无悔,遭时未免愁。

何因入泉石,不敢负春秋。

岂以妻孥累,而为黄老谋。

行行聊乞食,升斗为亲求。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友(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无常、人生困顿的感慨。

首句“守道虽无悔”,表明诗人坚守正道的决心,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不后悔。接着“遭时未免愁”一句,揭示了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即便坚守正道也难免会感到忧愁和无奈。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何因入泉石,不敢负春秋。”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思考,为何不选择归隐山林,享受自然之乐,却始终未能放下尘世的束缚,不敢轻易辜负了宝贵的青春岁月。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

“岂以妻孥累,而为黄老谋。”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考量与对道家思想的追求。他似乎在权衡,是否因为家庭的牵绊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追求,或是为了寻求心灵的解脱而转向道家的智慧。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入思考,以及在传统伦理与个人追求之间的抉择。

最后,“行行聊乞食,升斗为亲求。”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为了生活和家庭,不得不四处奔波,甚至不惜放下尊严去乞讨,只为满足亲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现实困境,也展现了他对亲情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通过这一场景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悲欢离合与社会的普遍现象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理想、现实、家庭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情感和深刻理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碧葵

芭蕉分绿蕙分香,不及春红一半妆。

任是榴花妒颜色,平生心事只倾阳。

(0)

馀清杂兴八首·其六

白鹭下寒塘,随风忽飞起。

惆望极青霄,联班隔千里。

(0)

除夕风雨卧病郡斋

萧萧风雨到閒庭,愁病相兼酒易醒。

身外功名何潦倒,眼前儿女尚伶仃。

清霜客鬓随年白,芳草云山入梦青。

底事夜深眠不得,自烧银烛看医经。

(0)

湖山归隐诗为周佑推官作

东湖山水绕柴桑,旧隐归来业未荒。

兰泽秋风群雁下,草堂春雨百花香。

林泉久屈周颙节,诗酒今同贺监狂。

人事已周身事遂,白头清世趣何长。

(0)

送王廷显调官入闽

迢迢旌旆度辽阳,疋马南行去路长。

龙剑乍提三尺锐,蛇弓新挽百钧强。

严霜欲度槟榔熟,瘴雨初晴荔子香。

见说皇仁同覆载,少年随处答恩光。

(0)

送陈太常致政十韵

都门饯别马騑騑,家在千山去路微。

一代衣冠嗟独往,两京词赋见应稀。

秋风送客浮云尽,江水迎人野鸟飞。

共说太丘閒更好,却嫌彭泽晚才归。

已将素学酬明主,犹有丹衷念琐闱。

尘梦觉来惊复定,物情閒后是成非。

门无候吏敲残漏,夜有邻翁款竹扉。

身世忽从何处落,功名始觉此心违。

林间倚杖看桑梓,雨外行歌种蕨薇。

莫为容台惜遗老,汾阳子婿尽朱衣。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