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检讨使朝鲜》
《送王检讨使朝鲜》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秉节赴朝鲜,衔恩玉殿前。

封圻宁有间,雨露自无偏。

驿骑经辽地,云帆拂海天。

远人迎拜处,应识使君贤。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送王检讨使朝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王检讨奉命出使朝鲜的情景,展现了其忠诚与使命的崇高精神。

首句“秉节赴朝鲜”,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即将前往的目的地——朝鲜。他手持符节,肩负重任,毅然决然地踏上旅程。这既体现了他的勇敢与决心,也暗示了出使任务的重要性。

接着,“衔恩玉殿前”一句,通过“衔恩”二字,表达了王检讨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在皇宫前接受使命时的庄重与荣耀感。这一细节不仅凸显了其个人情感,也反映了朝廷对他出使任务的信任与期待。

“封圻宁有间,雨露自无偏。”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王检讨出使任务的公正与无私。无论是在辽阔的疆域内,还是面对不同的民族与人群,他都将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确保雨露均沾,不分厚薄。这种精神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扬,也是对国家政策的肯定。

“驿骑经辽地,云帆拂海天。”这两句描绘了王检讨出使途中的壮丽景象。他乘坐的驿骑穿越辽阔的土地,而他乘坐的船只则在蔚蓝的海面上航行,仿佛要跨越千山万水,直达遥远的朝鲜。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壮阔,也寄托了人们对王检讨顺利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

最后,“远人迎拜处,应识使君贤。”这句话是对王检讨人格魅力的肯定。在他到达朝鲜后,当地人民以隆重的仪式迎接并拜见他,这不仅是对他的尊敬,也是对他的能力与品德的认可。这句话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王检讨高尚品质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检讨出使朝鲜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其忠诚、勇敢、公正、无私的高尚品格,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诗中充满了对王检讨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和平外交与国际合作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皇帝上太上皇寿酒用福安之曲

笙镛皦绎,簨簴腾骧。奉觞介寿,龙衮黼裳。

盛仪克举,至德用章。刑于四海,化洽风扬。

(0)

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上寿用崇安之曲

凝旒肃穆,鸣佩舂容。有酒伊醑,管磬其从。

典礼绚缛,威仪恪共。颂尧之寿,与天比隆。

(0)

淳熙六年春帖子词.皇帝閤六首·其一

今岁韶光好,时逢大有年。

条风方被物,菖叶又催田。

(0)

淳熙六年春帖子词.皇帝閤六首·其三

今岁韶光好,田闾气象淳。

政平无横赋,粟贱少穷民。

(0)

淳熙八年春帖子词.太上皇帝閤六首·其一

翠管吹寒去,青旗卷仗来。

慈皇千万寿,春日上春杯。

(0)

方壶

垂杨阴下小亭池,浓绿繁红掩映宜。

挟册独来谁共语,海棠相对笑人痴。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