晞发先生恸哭馀,白云源下殉其书。
应怜许剑荒亭路,谁人为我发此储。
所南先生闭枯函,尘蒙眢井亦已厌。
四百年来坟土出,又复令我疑信参。
诸公之作竟沈埋,长虹不克振死灰。
空令壮士中夜舞,独自苍茫赋大哀。
荔堂老子古人徒,曾向邓林追阳乌。
晚年日莫尚伏枥,裂竹如意碎唾壶。
我尝求之二十年,魂祈梦祝有无间。
故人出之持示我,寒芒五纬生苍烟。
喜而不寐急挑灯,明月耿耿窥疏棂。
骑龙被发倘临我,一曲楚些酹青冥。
晞发先生恸哭馀,白云源下殉其书。
应怜许剑荒亭路,谁人为我发此储。
所南先生闭枯函,尘蒙眢井亦已厌。
四百年来坟土出,又复令我疑信参。
诸公之作竟沈埋,长虹不克振死灰。
空令壮士中夜舞,独自苍茫赋大哀。
荔堂老子古人徒,曾向邓林追阳乌。
晚年日莫尚伏枥,裂竹如意碎唾壶。
我尝求之二十年,魂祈梦祝有无间。
故人出之持示我,寒芒五纬生苍烟。
喜而不寐急挑灯,明月耿耿窥疏棂。
骑龙被发倘临我,一曲楚些酹青冥。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在得到林评事赠送的《正气录》两本书后,表达的激动心情和对书中内容的感慨。全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古代先贤的敬仰,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赠书的感激之情。
诗的开头“晞发先生恸哭馀”,借用了古代先贤的故事,表达了对逝去的先贤的怀念与哀悼。接着“白云源下殉其书”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先贤们为了书籍而献身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牺牲精神。
“应怜许剑荒亭路,谁人为我发此储”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先贤们遗志未能得到传承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将承担起传播这些知识的责任。
“所南先生闭枯函,尘蒙眢井亦已厌”描述了古代先贤们保存知识的努力,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坚持不渝。接下来的“四百年来坟土出,又复令我疑信参”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先贤们的遗志在四百年后得以重见天日,但其中的真伪需要仔细辨析。
“诸公之作竟沈埋,长虹不克振死灰”表达了对过去许多优秀作品未能得到充分传扬的惋惜,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将努力让这些作品重新焕发光彩的决心。
“空令壮士中夜舞,独自苍茫赋大哀”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他在夜晚独自吟诵,表达对先贤的哀思和对历史的感慨。
最后,“荔堂老子古人徒,曾向邓林追阳乌。晚年日莫尚伏枥,裂竹如意碎唾壶”几句,通过引用古人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先贤的崇敬,以及自己虽年老但仍怀有壮志,渴望有所作为的决心。
“我尝求之二十年,魂祈梦祝有无间。故人出之持示我,寒芒五纬生苍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在得到珍贵书籍后的激动心情。
“喜而不寐急挑灯,明月耿耿窥疏棂”则是诗人深夜挑灯阅读,被书中内容深深吸引,连月亮都似乎在窥视他的阅读。
“骑龙被发倘临我,一曲楚些酹青冥”则是诗人想象自己能与古代先贤交流,通过吟唱楚辞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并将这份敬仰寄托于天空之中。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