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不止叠前韵》
《雪不止叠前韵》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漫将春雪比冰山,日薄风稀渐改颜。

怯势已销红兽炭,欣贫犹拥旧柴关。

无情竟作凌空去,作态犹能拂袖还。

积淖有时妨跋涉,乘危何力任跻攀。

人情自觉多时厌,世事长于好处悭。

莫怪云师大驱逐,向来赢得一冬閒。

(0)
鉴赏

这首诗以雪为题,描绘了雪从初降至消融的过程,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

首联“漫将春雪比冰山,日薄风稀渐改颜”以春雪与冰山相比,形象地描绘了雪在阳光和微风的作用下逐渐融化的情景。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春雪比作冰山,既突出了雪的洁白与寒冷,也暗示了其短暂与脆弱。

颔联“怯势已销红兽炭,欣贫犹拥旧柴关”通过对比,表现了雪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方面,红兽炭代表了温暖与舒适,雪的融化使得这种温暖消失;另一方面,旧柴关象征着贫穷与寒凉,雪的覆盖却给贫穷的人们带来了一丝安慰。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雪对不同人群的不同影响。

颈联“无情竟作凌空去,作态犹能拂袖还”进一步描绘了雪的自然属性,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在空中飘散还是拂袖而去,都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与无情。同时,“作态”二字则赋予了雪以人格化的特征,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尾联“积淖有时妨跋涉,乘危何力任跻攀”描述了雪带来的不便,如积雪可能导致道路泥泞,阻碍人们的出行。而“人情自觉多时厌,世事长于好处悭”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洞察,认为人们往往在享受美好事物时感到满足,而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却显得吝啬或不愿付出努力。

最后一联“莫怪云师大驱逐,向来赢得一冬閒”以云师(即云)为主角,表达了雪最终被云带走,结束了它的存在。这里不仅体现了自然界中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雪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现象的美丽与变化,也蕴含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道临川按阅兵将钱巽叔侍郎赋诗次其韵三首·其二

酷暑脩途起戴星,恨无鹏翼激鲲溟。

折冲未论攘无敌,假道何妨小勒兵。

试使触铙齐作止,敢言旗帜益精明。

三军酺醵皆呼舞,赖有贤侯守郡城。

(0)

五月六日率师离长乐乘舟如水口二首·其一

力疾驱驰为主恩,敢辞炎暑道途勤。

五更鼓角催行色,百里旌旗拂晓云。

闽粤乍开新幕府,灞陵初起旧将军。

江山满目难留恋,试拥彫戈静楚氛。

(0)

次初访许子大龙图于东山大乘寺留饮观荔支

物外仙家长自春,隐沦何必为逃秦。

祗应榴洞赠花者,便是桃源种树人。

丹荔枝头星灿烂,白云峰顶玉嶙峋。

主公留客非无意,端为出山多世尘。

(0)

叶梦授送家园梅花且以绝句十五章见示次其韵·其十二

小轩幽槛最相宜,对酒难禁绰约姿。

莫讶落英飘万点,待看青子缀疏枝。

(0)

中秋与诸季及德久昆仲望月同饮

五年客里过中秋,今夕安知无此愁。

共喜银云开碧落,坐看蟾魄过西楼。

清光著物殊他夜,好景于人散百忧。

人月皆圆那易得,莫辞大白十分浮。

(0)

过黄石驿十许里严石间悬瀑潨射声隐然真小三峡也命仆夫剪剔翳荟为行者清心骇目之观戏成两绝·其一

玉溅珠跳雷雹声,岩端飞瀑蔽林芿。

呼童取斧开蒙密,一使行人心目清。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