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蝉》
《蝉》全文
唐 / 罗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才入新秋百感生,就中蝉噪最堪惊。

能催时节凋双鬓,愁到江山听一声。

不傍管弦拘醉态,偏依杨柳挠离情。

故园闻处犹惆怅,况是经年万里行。

(0)
注释
才:刚刚。
新秋:初秋。
感生:产生各种情感。
蝉噪:蝉鸣声。
堪惊:令人震惊。
凋:使……凋零。
双鬓:两鬓。
江山:山河。
听一声:听到蝉鸣。
不傍:不靠近。
拘醉态:束缚醉态。
偏依:偏偏依靠。
离情:离别之情。
故园:故乡。
犹:还。
惆怅:惆怅。
经年:多年。
万里行:远行万里。
翻译
正当初秋来临,各种情感油然而生,其中蝉鸣声尤为令人震撼。
蝉声催促着时光流逝,使两鬓斑白,听到山河间的蝉鸣更添忧愁。
蝉不靠近管弦乐,却偏偏触动离别的情绪,让人心烦意乱。
在故乡听到蝉鸣已让人感到惆怅,更何况是远离家乡,漂泊万里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新秋季节的感受,通过蝉噪声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和个人情怀的深切体会。"才入新秋百感生"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随着季节的更替而生的种种感慨。而蝉噪声在这里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成为了内心情感的象征。

"就中蝉噪最堪惊"表明诗人对这种声音特别敏感,可能因为它触动了某种深藏的情愫。接着"能催时节凋双鬓,愁到江山听一声"则是说蝉噪的声响能够激发诗人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对于年华老去和情感的淡漠感到忧愁。

"不傍管弦拘醉态,偏依杨柳挠离情"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管弦)的冷淡,同时却在杨柳间寻找着离别的情感。这里的杨柳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之情,这里则是诗人的情感寄托。

最后"故园闻处犹惆怅,况是经年万里行"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怀念,对于长时间、远距离旅途中所积累的情愫。这种情愫不仅因为时光流逝而增添,更因离家远行而倍感沉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蝉噪声这一独特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易老和个人情怀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罗邺

罗邺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余杭   生辰:825—?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三

孔翠耀文彩,雕笼苦长羁。

冥鸿翔云端,弋者空慕思。

局蹐牛络锦,容与龟曳泥。

洛下叹陆生,东门悲李斯。

无利害岂及,无荣辱焉施。

乃知沮溺流,未可轻瑕疵。

(0)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

淳风日浇丧,世道江河流。

倾危售奸欺,笑谈隐戈矛。

得时鼠为虎,失势鹰成鸠。

秦越可骨肉,父子堪仇雠。

天道既漠漠,人事良悠悠。

谁能挽沧溟,一洗生民羞。

(0)

山居杂咏·其二

僧亦知农事,岩耕近瀑泉。

筑堤分涧道,引水灌山田。

(0)

削籍东归留别秣陵诸相知·其三

十年惭窃禄,一日效愚忠。

戆直曾何补,疏狂甘固穷。

但令图史足,不愧橐囊空。

欲问归田事,斋心祝岁丰。

(0)

削籍东归留别秣陵诸相知·其二

去国心宁恝,思家眼欲穿。

虽蒙明主弃,尚得故人怜。

惜别泪先堕,临岐袂更牵。

殷勤期后会,未卜是何年。

(0)

宿华容寺次壁间丁元甫韵

四壁多风雨,萧萧坐觉寒。

野僧供茗碗,驿子具盘餐。

地僻人烟迥,年饥邑里残。

荒村防夜警,孤剑拂檐看。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