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此行何所止,乌有乡中无住里。
醉时不觉醒时痴,世人谁识颠道士。
试问此行何所止,乌有乡中无住里。
醉时不觉醒时痴,世人谁识颠道士。
这首诗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探讨了人生与存在的意义。诗人通过“试问此行何所止”这一开篇设问,引出对生命旅程终点的思考,暗示着对于未知和永恒的探索。接着,“乌有乡中无住里”一句,巧妙地运用了“乌有乡”这一概念,表达了对虚幻与现实之间界限的质疑,以及对心灵栖息之所的追寻。
“醉时不觉醒时痴”描绘了一种超越常规意识状态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说,在醉酒的放纵中找到了清醒,在日常的清醒中又显得痴傻,这种矛盾的状态或许象征着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或是对内心真实自我的追求。最后,“世人谁识颠道士”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这种独特生活方式的孤独性,以及与世隔绝的境界,暗示了诗人对自我认知和精神独立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存在、自我认知等深刻哲学问题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束缚的超越,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精神风貌。
千林暝色起,日落西山坳。
牛羊时下来,归鸦恋其巢。
兴尽复言旋,短棹风飘飘。
犬吠丛薄间,渔火明江郊。
星月澹微茫,煜然吐林梢。
喧喧市声近,扰扰物役劳。
我生本无期,一笑乐亦聊。
但能无拘牵,何地非逍遥。
东邻谁氏子,读书夜无眠。
风吹咿唔声,落我床头前。
我闻不复寐,俯仰心茫然。
忆昔髫龀时,早能读陈篇。
嬉戏不自力,流光若奔川。
及兹未闻道,老大徒悁悁。
儒冠亦何有,虚生亦堪怜。
誓言今其始,黾勉心乾乾。
凿井苟弗已,终见清冷泉。
张君西江英,秀色出天表。
名声凛台端,玉立真皎皎。
浩荡四方志,溟渤一杯小。
淮壖有新命,冥鸿羡轻矫。
斥卤穷东南,国计岂毫杪。
岁久法滋玩,流弊剧澜倒。
伤哉醝丁艰,轸念心悄悄。
流移骨髓枯,存者颜色槁。
贪墨诛求遍,豪滑侵渔巧。
以兹弊百出,未易一一了。
君诚济时才,柄用苦不早。
通融有长策,至理在探讨。
冰霜肃奸宄,阳春辑流殍。
恩威两得所,夙蠹期一扫。
秋风吹萧萧,旭日照杲杲。
赠言不及他,持此永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