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袅袅入随州,江涨祥烟散复收。
黄耳不来家信远,西风肠断白云楼。
旌旗袅袅入随州,江涨祥烟散复收。
黄耳不来家信远,西风肠断白云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旌旗袅袅入随州”,以动态的景象开篇,旌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引领着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场景。接着,“江涨祥烟散复收”一句,将视线转向了江面,江水上涨,祥和的烟雾时隐时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黄耳不来家信远”是全诗情感的核心所在,黄耳在这里象征着传递消息的使者,其不来意味着家信的延误或无法送达,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担忧。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信息传递的不便与艰辛。
最后一句“西风肠断白云楼”,将情感推向高潮。西风起,吹动了诗人的心绪,使得他不禁感慨万千。白云楼作为背景,既是一种景物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的情感被放大,达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表达,构建了一个既具画面感又富含情感深度的艺术世界,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与情感的独特感悟。
汝从何所来,遁迹在我口。
美恶必同尝,冷暖共知有。
我口时动摇,汝体常坚守。
夫何一病缠,遽落钳匠手。
汝今先我徂,我在嗟无后。
坚者既不留,软者岂能久。
平生敲磕句,一一如雷吼。
嚼破百弥卢,咬断众窼臼。
我力既若是,汝形安得朽。
无生复无离,庶洗言说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