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鸟朝暮鸣,芳草日夜生。
春风舍我去,岁律俄峥嵘。
缀簇茧白白,出陂稻青青。
鸣机织苧葛,暑服亦已成。
小儿结山房,窗户颇疏明。
万事不挂眼,朱黄浩纵横。
佳哉东北风,吹下读书声。
功名讵敢望,且复慰父兄。
时鸟朝暮鸣,芳草日夜生。
春风舍我去,岁律俄峥嵘。
缀簇茧白白,出陂稻青青。
鸣机织苧葛,暑服亦已成。
小儿结山房,窗户颇疏明。
万事不挂眼,朱黄浩纵横。
佳哉东北风,吹下读书声。
功名讵敢望,且复慰父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子虡、子坦在龟堂后的东窗边闲适的生活情景。首句以“时鸟朝暮鸣,芳草日夜生”起兴,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盎然,时间的流转。接着,“春风舍我去,岁律俄峥嵘”暗示春去夏来,时光匆匆。
诗人观察到“缀簇茧白白,出陂稻青青”,茧簇成串,稻田青翠,这些都是农事的象征,体现出生活的富饶。他们忙着织布,暑服已完成,体现了日常的劳作和家庭的温馨。
“小儿结山房,窗户颇疏明”描绘了孩子们在简朴的环境中学习,窗户明亮,充满求知的氛围。“万事不挂眼,朱黄浩纵横”则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专注于眼前的生活和教育。
最后两句“佳哉东北风,吹下读书声”,以风声衬托出读书声的悦耳,流露出对教育下一代的期望。诗人虽然不追求功名,但仍希望能通过读书声给父兄带来安慰,体现了深厚的亲情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背景,寓含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家国的关怀,语言朴素,情感真挚。
我慕参军才,朅来访遗址。
高台吟悲风,参军不可起。
忆自永嘉后,文章惭萎靡。
大雅既不作,龟黾乱宫徵。
参军于其间,邈然独高视。
晋宋可胸吞,颜谢差角犄。
名高虑招尤,服美畏人指。
才尽岂文通,韬晦自吝鄙。
一家有令晖,清言亦复绮。
想当燕坐时,唱酬频戾止。
六代久荒凉,参军尚在耳。
读书台虽空,读书人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