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鲜于子骏游九曲池》
《次韵鲜于子骏游九曲池》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天高山近海,春尽草生池。

禾黍多新恨,川原自昔时。

花存故苑丽,樵出旧城隳。

莫望瓜洲渡,曾经驻佛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xiānjùnyóujiǔchí
sòng / zhé

tiāngāoshānjìnhǎichūnjìncǎoshēngchí

shǔduōxīnhènchuānyuánshí

huācúnyuànqiáochūjiùchéngduò

wàngguāzhōucéngjīngzhù

翻译
天空高远,山岭临近大海,春天结束,草木在池塘边生长。
稻谷和黍米满含新的哀愁,河流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花园依旧美丽,只是旧城已被樵夫砍伐破坏。
别再眺望瓜洲渡口,那里曾是北魏皇帝佛狸的驻地。
注释
天高山近海:形容地势开阔,天空与大地相接。
春尽草生池:春天结束,草木开始生长,暗示生机盎然。
禾黍多新恨:指稻谷和黍米象征丰收,但可能因某种原因而引发新的遗憾。
川原自昔时:河流平原自古以来就存在,强调历史的长久。
花存故苑丽:花园依然美丽,但可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樵出旧城隳:樵夫砍柴,揭示了旧城的衰败和遗迹。
瓜洲渡:地名,瓜洲渡口,历史上有重要军事或文化意义。
佛狸:北魏皇帝拓跋焘的小名,这里代指历史上的统治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高水阔、春天将尽、草木生长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天高山近海"写出了地势的辽阔,"春尽草生池"则点明了季节更替。"禾黍多新恨"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忧虑,"川原自昔时"则暗示了历史的长久和人事的无常。

"花存故苑丽"描绘了昔日皇家园林的繁华,而"樵出旧城隳"则揭示了古城的衰败,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时代的沧桑。最后,诗人以"莫望瓜洲渡,曾经驻佛狸"告诫人们不要沉溺于过去,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字,这里暗指历史上的侵略者,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历史咏史诗,通过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历史沉思的深沉情感。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五派.曹洞

紫庭黄阁带春温,寝殿何人侍至尊。

长爱百司分职处,玉鞭敲镫出金门。

(0)

次韵洪总领题花信亭得江楼二首·其二

地胜宜楼观,临江势屹然。

横波吞翠壁,倒影插雕椽。

老子难收兴,云安未足怜。

由来词翰手,五凤独居前。

(0)

次韵周伯谢绵袄长篇

最宜为诰唐仲舒,上林子虚汉相如。

喜君万事懒着眼,独向文章情未疏。

家贫肯恋儋石储,船漏则已那复袽。

素志蹉跎雪侵鬓,青衫匍匐尘满裾。

可怜虞翻屯骨相,相逢呼我丈人行。

夜闻抵掌论开边,怒发冲冠亦何壮。

鹴裘典尽终讳寒,忍寒悲歌行路难。

绨袍恐贻范叔怒,长篇忽拜乌丝阑。

辞章典要古所尚,馀子碌碌何足仰。

愿君回笔颂皇猷,偃武修文答灵贶。

天子亟欲闻尽言,前席还应虚黈纩。

(0)

上元

上元春色压轻寒,故事宾僚集晚筵。

合坐香浮花袅娜,捲帘风定月婵娟。

闾阎尽道宜新岁,灯火何妨减去年。

堪笑樽前穷太守,只愁老病欲归田。

(0)

烧香三绝句·其二

霏霏沉水屑玄玉,霭霭博山生翠云。

罗筏城旁知几里,坐令香界彻微熏。

(0)

草堂诗·其八

朝元阁边瑶草芳,惟君之故遥相望。

人归后雁关塞阻,思入南凫离梦长。

悬知同心两相忆,剩欲共看千里光。

金舆玉辇不复见,肠断华清云树苍。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