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门十五日初作诗黔阳郭外三首·其三》
《出门十五日初作诗黔阳郭外三首·其三》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古风

记我出门时,梅花绕茅亭。

携儿坐石上,吹笛使酒醒。

山妻持镫来,大字写纵横。

妹女各袖扇,争书压吾肱。

閧閧一宵事,不知难已鸣。

今朝梅树下,小卓当窗棂。

寒日在黄叶,萧萧儿授经。

读书究何用,秖觉伤人情。

不学耕亦得,看我黔阳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家十五日后回家的情景,充满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首句“记我出门时,梅花绕茅亭”,以梅花环绕茅亭的景象开篇,既点明了季节,也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预示着离别时的宁静与美好。

接着,“携儿坐石上,吹笛使酒醒”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儿子共度时光的画面。在石上坐定,吹笛子以助酒兴,既体现了父子间的亲密无间,也暗示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山妻持镫来,大字写纵横”描绘了妻子手持灯笼前来的情景,以及她书写时的专注与洒脱。这里的“大字写纵横”不仅表现了妻子的书法技艺,更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共同生活的温馨画面。

“妹女各袖扇,争书压吾肱”则展示了家庭中姐妹们的活泼与可爱。她们各自拿着扇子,争先恐后地为诗人书写,这种场景充满了童趣与欢乐,同时也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閧閧一宵事,不知难已鸣”一句,通过描述夜晚家庭成员忙碌而和谐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满足与珍惜。

最后,“今朝梅树下,小卓当窗棂。寒日在黄叶,萧萧儿授经”描绘了诗人回家后的日常情景。梅树下,小桌置于窗前,寒日透过黄叶洒落,孩子们正在读书。这一幕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子女成长的期待与关爱。

“读书究何用,秖觉伤人情。不学耕亦得,看我黔阳城”则是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思考。他反思读书的目的,认为它可能带来情感上的困扰,并提出即使不从事农耕也能生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某种疏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以及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北行风尘

风急红尘动,昏昏白日寒。

马从云里出,人在雾中看。

群仆竟何去,周行却自宽。

眼前分未得,望不到长安。

(0)

宿武阳次王敬宇先生壁间韵

秋山过雨后,一望有云连。

水落归前港,村深出暮烟。

疾风憎木叶,白月漾江天。

景物堪幽赏,车尘自可怜。

(0)

章江忆故园四首·其二

亦有渔人出钓矶,江鱼得似海鱼肥。

无端忽作张郎想,不到秋风也忆归。

(0)

忆故园·其六

樽酒过从有弟兄,群居久不借时名。

池塘草色今仍绿,一夜新诗梦里成。

(0)

叱石八景·其五松冈月露

峻岭长松傲雪青,高悬夜月照林坰。

清含沆瀣珠光缀,润滴莓苔鹤梦醒。

不问金茎擎掌冷,但看玉液点芳馨。

悟来籁静声沈后,太宇澄空意自冥。

(0)

送别赵叔良·其二

难里相逢感慨馀,况当灯节月来初。

老攀春色伤迟暮,倦向天涯赋卜居。

赖有连城归赵璧,愧无一矢谢辽书。

乍逢又别重搔首,十载离怀何处舒。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