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钱塘潮,浙翁声价泼天高。
尽教四海弄潮手,彻底穷渊辊一遭。
重拣择,不辞劳,要透龙门继凤毛。
忽然收卷还源去,万古曹溪风怒号。
八月十八钱塘潮,浙翁声价泼天高。
尽教四海弄潮手,彻底穷渊辊一遭。
重拣择,不辞劳,要透龙门继凤毛。
忽然收卷还源去,万古曹溪风怒号。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如净所作的《偈颂二十五首》中的第二十首,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潮水壮观景象。诗人以豪放的笔触赞美了潮水的力量和声势,将观潮者的惊叹与潮水的威猛相提并论,说即使是最擅长弄潮的人也难以抵挡这股滔天巨浪。
"浙翁声价泼天高"形象地描述了潮水声势之大,如同浙江老翁的声誉般显赫。"尽教四海弄潮手,彻底穷渊辊一遭"进一步强调潮水的威力,即便是世间最出色的弄潮者,也无法逃脱被潮水席卷的命运。
接下来的诗句"重拣择,不辞劳,要透龙门继凤毛"则寓意着潮水的气势磅礴,它挑选着勇者,如同鲤鱼跃龙门,期待能有像凤凰羽毛般卓越的表现。然而,高潮过后,"忽然收卷还源去",潮水又迅速退去,回归源头,留下曹溪(可能指潮水最终汇入的江河)处风怒号的景象,象征着自然之力的变幻无常。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钱塘潮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起伏的哲理思考。
今为衣锦游,未遂衣锦归。
每怜江山是,自叹人民非。
道路榛莽塞,田畴禾黍稀。
经行询土俗,故老情依依。
剧谈昔日政,贪肆同封豨。
怀奸比设阱,婴祸类发机。
幸遇圣明朝,民安家已肥。
嗟我叨邑宰,才疏名更微。
愿言竭愚衷,清慎志不违。
治平二三策,何当达京畿。
寸心已渊沦,馀事犹尘飞。
投簪蚤税驾,清风旧渔矶。